第243章 我是33岁“二孩”妈考公四年终上岸(2/2)

作者:基建工程兵子弟

入编的那些事儿第243章 我是33岁“二孩”妈考公四年终上岸

但是晚上回家的老公得知后很欣喜,很希望留下来。他说:只要坚持考,将来肯定能上岸。但是如果不要这个孩子,以后你考上了,稳定了,再想要ta就不可能了。

本来拥有两个孩子就是我少女时期的梦想,既然ta来了,而且老公也这么坚持,我索性一边安心养胎,一边以此为动力继续学习。

直到2018年底生产前的晚上,我还在忍着阵痛听课。

趁着生完孩子的6个月产假,我和小伙伴每天约图书馆学习,但是对孩子的牵挂和身体的疲态,我的状态十分不好。

在学习的间歇,我还要带着吸奶器去人少的楼层找卫生间吸奶。放寒假后图书馆学生多了,我不得不去车里忍着零下十几二十度的气温继续操作。

(五)

2019年4月,和我一起备考的小伙伴考出申论82的高分成功上岸。

不出意外,我又失败了。没有如愿进面,和,逐渐对申论有了自己的理解,终于在考场上杀出了淋漓的快感。

140分,申论74,行测66 ,招一排三。考了这么多年,总算进面了。我请了假,报了封闭班,练了一个月,终于忐忑上考场。

5月份面试75分。开口答第一道题我就知道自己翻不过去,因为紧张,连论点都没有抛出,一直在说车轱辘话,听得考官一脸不耐烦。

(八)

我还来不及伤心,7月教师招考,我能报的语文教师岗招15人!我又投入了新领域的学习中。

还好2018年趁着生育老二的时候考了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不然这次招考都没有资格参加。

本地教师招考十分随机,没有任何规律可言,距离上一次大规模招考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了。我只能在网上找到卷子了解题型,找好大概方向进行自学。

二十余天后,我上了笔试的考场。

好消息是进面了,坏消息是排25名,可能没有翻盘的机会。考虑到分差都很小,面对1的可能我也想尽可能地抓住。

老公托关系找了一位重点小学语文科教学带头人帮我辅导面试,从熟悉教材到说课,又是一层抽筋剥骨。

8月面试时,候考教室内大部分考生言笑晏晏。

我倾听才得知,很多人都是各个学校的代课教师,拿着微薄的薪水,干着正式老师的活。

心凉了半截,我这个半路出家的门外汉,拿啥和人家比啊。

因为抽签靠后,我以倒数第4名进入考场。经过一整天的等待,我整个人是虚脱的状态。强打精神说完课后,结果对我已经不重要了。

(九)

9月有一场专项事业编考试。

这考试去年只招30岁以下,我今年并未关注,若不是去年上岸的前同事发信息给我,专门强调35岁以下可以报考,我真就错过了离上岸最近的机会。

我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基层岗,招12人。

于是,靠着21年几乎一整年都在学习的底子,我考出了岗位第三的好成绩,只要面试稳住,就没有问题。

面试那天,已近十月,我遗憾于自己逻辑不清,排序题没将各事项排妥帖。但也自信于在表情语速方面有了胜于省考一倍的控制。既然已经尽力,就等最终结果吧。

尘埃落定,我终于考编成功。

虽然离最初考公的目标差了一步,但对我个人来说,已是不错的结局。

站在单位6楼,能看到自家房顶。新单位在离家走路十分钟的地方,每天中午还能接孩子放学,回家吃饭睡午觉。

工资是外聘时候的两倍。依然不多,但足够让我在给孩子买想要的玩具、想吃的零食时不用犹豫那么久,足够让我在过节的时候给双方父母发个小红包。

后记

身边朋友都说我是“人生赢家”,只有家人和自己才知道付出了多少。我看过很多人的经验贴,吸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最终感受到了“在顶峰见”的畅快。

当然,看过更多人问30+还有什么考编考公的意义?

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回答:人生是自己的,问问自己要什么。

我也是在迷茫中拼尽全力挣扎,最后一轮泅渡从质疑自我开始,以寻回自信告终。

过程中踌躇满志和万念俱灰交织交缠,情绪上的波峰波谷也被每周模考成绩拿捏得稳稳的。

还好,坚持没那么难,而放弃的结果是我所不能承受的。

于是瞄准目标,拿出撞南墙的执着,一路低头狂奔……抬头,已是岸。

若你在考、想考、犹豫是否要考,我这个毫无天赋的过来人想送你一句话:但赴前程,莫问归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