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第481章 任由天下人评说
虽然这些都是贾诩自己的猜测,但细细想来,的确是合理的。 因此,贾诩声音一落,将前因后果串联起来的刘备只觉得脑袋嗡嗡的。 连田丰也呆立在原地,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贾诩见状,并没有出言催促,而是自顾自的轻抚着长须,做沉思状。 “既是如此,那就更不能放过程昱,鄄城必须得攻破!”刘备眼中带着怒火,斩钉截铁道。 而后,他立刻转身望着站在一旁的贾诩,诚挚开口: “贾先生,备欲尽快破城,不知贾先生可有妙计?” 自从贾诩归属刘备麾下之后,多数时间就是挂着闲职,半归半隐的。 所以,刘备对贾诩的认知,也始终停留在表面。 但今日,刘备总算是明白贾诩的可怕之处了。 能从审配军报上的只言片语,就推测出这种惊世骇俗的事情,着实不简单。 单看此事,贾诩甚至比田丰还要高出一筹。 怪不得子和离开冀州的时候,会特意将贾诩请来坐镇。 如果没有贾诩此言,只怕等他点兵点将到鄄城的时候,百姓都被当成军粮吃完了! 想到这里,刘备目中闪着浓浓的急色。 他上前两步,对着贾诩行了一大礼,出言催促: “鄄城已是百姓的炼狱,时不我待,还请贾先生助备一臂之力!” 刘备猛地来了这么一出,倒是在贾诩意料之外了。 他一不小心扯到了自己的胡子,下意识发出痛呼声: “嘶——” 疼痛唤回了贾诩的思绪。 他赶忙伸手把刘备扶起来,嘴上还连连道: “汉王不必如此,诩确有计策,可用不用,还得看汉王!” 话落,刘备一怔。 田丰也是一头雾水: 文和此言何意? 有计策为何汉王会不用? 但刘备却很快联想到当日黄河小舟之上,贾诩说在黄河里下毒的事情。 他顿时会意。 可即便如此,刘备还是抱着最后的希望,试探地问: “可否不在水里下毒?” 听到这话,田丰两眼圆睁。 他那不可置信的目光在刘备和贾诩身上来回游移: 什么?!下毒?! 文和要是出这种计策,那跟程昱有什么区别? 闻言,贾诩微微一犹豫,开口道: “这…… 若是不用毒,诩也有,汉王来日打算如何自处? 陛下天命有限,难道要让益州刘焉捡个大便宜?” 刘备这一路能走得这么顺,除了文臣效力、武将勇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名声好。 正如贾诩所言,张与从一开始,就在为刘备的仁德铺路。 否则,即便是刘备救了刘协,刘协也不会这么轻易把皇位传给他。 而田丰被这么一点,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虽说程昱是曹操的下属,可曹操完全可以推脱不知道。 何况,曹操已经是乱臣贼子了,就算添上这么个嫌疑,又能如何? 可刘备不一样啊,他可是下一任天子,名声何等重要? 要是不灭口,待日后有人捅出来这件事,那率军前往鄄城的刘备首当其冲会被牵连进去。 一旦天下人口诛笔伐,那刘备还能顺利继位吗? 思及此,田丰神色一凛,忙出言劝阻: “汉王,文和所言有理! 鄄城百姓肯定是救不了了,为将士计,为汉王计,为天下计,让典将军兵围鄄城,月余后再行攻入最好!” 田丰言下之意也很明白了: 把这事情捂死,让程昱帮他们解决百姓,然后他们再去解决程昱。 如此,对大军伤亡、对刘备名誉、对安定民心都有益处,一举三得。 “汉王,便是你去了鄄城,最终还是要灭口的,既如此,那你何必要去呢?”贾诩缓声开导刘备。 虽然知道田丰和贾诩都是为他好,但刘备心中还是五味杂陈。 他为匡扶汉室,拯救黎民而踏入权势之争,但随着身份地位的改变,他也被迫做出了很多妥协: 汜水关外,他解决祸乱百姓的黄巾贼,为百姓除害,不曾有一点姑息; 但后来入主太原的时候,却不得不为了安定并州,而选择斩杀首领张燕,收编黑山军。 在往后,纷乱四起,他更是陆续招降了不少敌将,并且既往不咎。 可要是真论起来,牛辅、段煨、吕布、马腾、桥蕤…… 甚至于臧霸、高顺、张辽和马超,他们哪个没有祸害过大汉? 但他真能把这些人都杀了吗? 莫说这身负武艺之人,就是天下人之中,又能有几个干干净净的? 面对这些,刘备也只能坚守本心,加倍的体恤民情,仁民爱物。 往日,他的妥协是为了大局和百姓,但今日,漠视百姓的生死,却只是为了他自己,孰轻孰重? 虽然有仁有义的游侠与大权在握的汉王,很多时候都是背道而驰的,但好在刘备始终不曾忘记初心。 帐中静默,但刘备的话掷地有声: “备决意前往鄄城! 百姓受难,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哪怕只有一名百姓幸存,备此行都值得! 备只求问心无愧,此战之后,是非功过,任由天下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