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第583章 来者何人?
听到刘协要来,张与大吃一惊,下意识追问出声: “陛下不日就到?怎么会这么快?” 他被曹操困在山崖上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多月。 刘协远在长安,若是这么快就到了,那岂不是说,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刘协就立刻出发了? 但…… “卢大儒和文若竟然也同意?”张与不解道。 从长安到江夏,若是不经过南阳郡,少说也得有个两三千里。 刘协身体那么弱,就算是走水路,也够呛吧? 而且。 荀彧跟卢植居然会让他来? 真是奇了! 张与的疑惑也引出了刘备的回忆。 想到前几日,荀彧从长安快马加鞭送来的急报,刘备目中闪过浓浓的担忧之色。 他附耳过去,低声对张与道: “陛下知道你被俘,带着仲景偷跑出来了。 等文若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追回了。 老师、文若与子仲商议后,只能派了仪仗在后方跟着。 好在安定将军段忠明、黄门侍郎王凌,已于月前追上陛下,有他们一路保护,安全应是无虞。” 事关天子,刘备收到消息后,自是不会将此事宣之于众。 因此,除了关羽和张与之外,其余人都只知道陛下担忧留侯,这才奔赴江夏,但对其中内情并不清楚。 “两日前,留守蕲春的苏飞收到了仲景书信,言陛下已经往沙羡来了,届时,将以小驾之仪,从沙羡城内出。 算算时间,也就是这两三日了!”刘备解释道。 也正是因此。 赵云、黄忠、高顺等将领,近些日子都在沙羡城内。 若非距离太近,温雅如赵云,稳重如高顺,也不会跑去大牢里去看郭图被打。 听此,张与难得有些内疚: “想不到,这点小事儿竟然会惊动陛下。” 想想刘协那一阵风吹过来,都得原地转个圈的虚弱身体,张与也头疼: 这要是赶几千里路过来,若有个万一…… “唉!莽撞了!”张与捂着额头,十分苦恼的叹气道。 见张与死不悔改的态度,在听到刘协赶来后,总算有些转变,刘备抓住机会,苦口婆心地劝着: “子和既知莽撞,日后便不可如此妄为! 当日在轮式城外,子和曾劝说备:圣主不乘危而徼幸。 崖高百丈,子和仅仅以营帐为护,便轻言冒险,飞身而跃,如此置生死于度外,岂非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今以命相搏,子和可想过若有不测,我们兄弟肝胆相照,备等该如何是好?” 张与早在冒险之时,就知道会有今日一幕。 他正想开口辩解一番,却听众人纷纷出言。 素来旷达的鲁肃放下手中酒樽,语中尽是不赞成之意,直言相劝: “子和,闻你跳崖,肃时至今日都神思惶然。 肃引你为知己,望子和万万听我一言,决不可再以身犯险,行此视己命如草芥之举!” “子和,此事太过危险! 当日你昏倒在亭外,惊得我们一众人都魂飞魄散。 依云看,子和身为主帅,留于中军指挥大军便可!” 紧挨贾诩坐着的赵云,虽然语气很委婉,但其语中的担忧,也清清楚楚的传到了张与眼中。 “我敢这么做,当然是一定的把握……” 张与话都没说完,就被语气硬邦邦的高顺直接打断: “闻军师时常犯险,但将相不履危地,今日之事,绝不可再有下次!” 高顺性情耿直,所说的话从来都是不加修饰,不然也不会几番触怒吕布。 忠言逆耳,张与稍微愣了一瞬。 随后,厅内便溢满了众人的劝说之言: “大将保身,不入险地,忠以为飞身下崖太过匪夷所思,此计不可再用!” “说得对,要是为了一个曹操,赔上子和,俺都觉得太亏了些!” “反正俺以后就跟着子和,有俺在,谁都别想伤害子和!” ……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 马超见状,给张与抛过去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后,便不讲义气的默默低下了头。 他尽力缩小存在感,免得又被刘备抓到,一通训斥。 紧挨着刘备坐的关羽,听着厅中的喧闹,丹凤眼中精光闪现。 只见他抚着长髯看向张与,语气不容置疑: “军师,不可再有下次了!” 听着耳边不断传来的话语声,张与寡不敌众,只好效仿马超,默默垂首,装出一副乖巧反思的模样。 碎碎念了半晌,刘备见张与垂头丧气,又想着他重伤未愈,关心还是占了上风。 刘备转而拿起筷子,给张与夹了些吃食,语带歉疚: “罢了!罢了! 都是备才智有限,才让子和行如此险计取胜。 今荆州已收,日后出兵扬州,备便与子和一起,也免得子和频频以身犯险!” 张与心知这事儿翻篇了。 闻声,他立刻抬头,挂上了灿烂的笑容: “主公放心,这是最后一次了!” 本来他就打算此间事了,就用降将来收复地盘,平定流寇。 有曹操接手,他当然就不必冒险了! 张与这话一出,众人也都放下了心,转而开始谈论其他的事情。 像鲁肃、赵云、高顺这些等多月都不见张与的人,纷纷跟张与交谈起来,厅内一片和谐景象。 除了不饮酒的高顺,受伤忌酒的张与,以及年纪稍小的诸葛亮与刘晔之外,其余人或多或少都喝了些酒。 宴会结束的时候,张飞、陈到、许褚、典韦四人拼酒拼的人事不省。 “伯平,郭图既然已经下狱,你就直接处置了便好,我就不过问了!”张与指挥着亲卫将典韦等人运回卧房,临走前,对高顺道。 横竖郭图死定了,张与才懒得管他怎么死呢! 虽然因着刘协将至,张与无法前往南阳寻找贤才。 但时间不等人,张与休息了一日后,便开始跟刘备、关羽、贾诩等人商议如何收服曹操等人了。 一番商谈之后,众人皆认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六月十八日。 马超一大清早便奉命出营,直到晌午,才带着新造好的大批战船赶回。 长江与汉水交汇之处的沙羡水寨,波光粼粼,水天一色。 马超船只行至江水交汇处,便与另一小船撞上了。 见来船并非战舰,却又并无让路之意,马超心有防备,便驾驭走舸靠近,远远开口: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