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第599章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腿上走着,孙坚也目带赞赏之色,抽空夸了孙策一句: “策儿这次干的不错!为父自当论功行赏!” 那信,不仅是刘繇向刘协表忠心,向刘备求救,最重要的,是将孙坚的大营的驻扎情况、兵力、布防、战船、粮草等一一说明,甚至具体到了各项数据。 虽然具体数值并不准确,但估计的也很靠近了! 要是这东西真落到刘备手里,他这仗还怎么打? 连孙坚自己都不知道,刘繇是怎么弄到的这些信息。 他只觉得,这大军之中,定然是有刘繇的奸细! 思及此,孙坚脚步更快了几分。 路过鼻青脸肿的张英身边时,一抬手,就把张英拎在了手上,大步就往帐外走。 而与孙坚行动一致的,还有是他那带着怒火,响彻营帐的声音: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本将这就去丹阳城,与那刘繇当面对质!” 他倒是想问问刘繇到底要干什么, 都已经当了皇帝,不想着开疆拓土,只想着背国投敌,这算怎么回事? 何况,他虽然逼迫刘繇称帝,但自认也没亏待他。 可刘繇心有不服,不敢真刀真枪的跟他作战,却在背后捅刀子,这如何能忍?! 孙坚越想火气越大,恨不得现在就飞到丹阳城,给刘繇一刀! 孙坚这一连串的反应,既让众人摸不着头脑,也让众人反应不及。 眼瞅着孙坚几步就要冲出去,孙策赶忙挡在了孙坚身前,躬身抱拳: “阿翁留步,儿有话要说!” 孙坚被挡了去路,心下不悦,眉头拧成‘川’字看着孙策,有些不耐烦。 但还是按捺着暴脾气,没好气道: “说!” 孙策暗松一口气,赶忙开口劝说: “阿翁,刘繇乃是齐汉天子,阿翁却只是吴王,名义上还是君臣。 阿翁如此气势汹汹前往丹阳,不仅会落人口实,而且还会激起刘繇以及江东世家的反叛之心,如今外有强敌,内就绝不能生乱了!” 自从割了庐江、九江、豫章三郡、又筹措了不少粮草与战船,一齐赔给张与之后,江东世家与他们孙坚的矛盾,就完全摆到了明显上。 想都知道,若是没有江东世家的挑唆,刘繇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派人乔装打扮偷偷溜去刘备大营报信? 这话落到众人耳中,立刻将众人的心神唤回。 虽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听到孙策的话后,黄盖率先劝说: “主公,少主所言有理。 无论如何,都不可提刀冲入丹阳,直奔皇宫。 刘繇得活着,我们才能师出有名,与刘协和刘备对战!” 刘繇是齐汉的天子,是他们此战的招牌。 虽然没什么用,但是不能没有! 祖茂也沉声提醒: “主公,我们手中四万大军,有一万左右,乃是从江东世家中抽调的。 德谋与义公手下,也有数千士卒,亦是如此。 决战在即,的确要顾忌些,以免大军哗变!” 在庐江跟张与的那几战,他们兵力折损太多。 而和谈之后,他们手上又只剩下了吴郡和丹阳郡两个地方。 地盘少了,招募的士卒自然不会太多,满打满算,才攒到了五万士卒。 为了应对刘备大军,孙坚只好又搜刮了一遍江东世家,刮来了一万多士卒。 但这些借调的士卒,本质上,还是归属江东世家的。 若是真的闹起来,他们真的会腹背受敌。 听此,孙坚稍稍冷静下来,但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让他不爽到了极点: “难道你们本将要明知道他们在眼皮子底下出卖本将,还得忍气吞声不成?!” 孙坚咬牙切齿,看着张英的目光,仿佛是要吃人一样。 见状,黄盖、祖茂交换了个眼神。 不等他们想出制敌之计,孙策面上闪过自信之光,双目直视孙坚,朗声道: “阿翁,周郎在拿下张英的时候,就给儿出了一妙计。 此计不仅可以平内患,逼迫刘繇站队,而且还能趁机传递假消息,帮我军取胜!” 原本孙坚还有些期待,一听是周瑜的计策,顿时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人心固执,对一个人的印象,是很难直接扭转的。 尤其周瑜竟然说能助大军取胜,一听就是胡说八道,无稽之谈。 孙坚本想离开,但一低头,对上孙策期待的双眼。 无法,孙坚还是板着脸问: “什么计策,说来听听!” 正思索如何劝说孙坚听周瑜之计的黄盖,顿时轻松起来。 而孙策也高兴得很,当即便将周瑜的计策全盘交代出来: “周郎说,我们可让刘繇重新写一封信给刘备,将我军虚假的士卒数量与兵防等尽数告知。 刘备收到消息,一定会来试探。 届时,我军不仅可以设埋伏,尽数解决送上门的敌军,还能趁机出兵,在牵制刘备大营的同时,直奔巢湖,活捉刘协。 以刘协为质,不愁刘备不就范!” 无论如何,抓刘备的难度,比抓一个刘协的难度可是高多了。 他们兵力不足,只能趁其不备,对刘协下手! 刘备能为了张与送出一个荆州,自然会为了刘协,再允诺个扬州。 如今强敌在前,先保住荆州,徐徐图之才是最好! 听此,黄盖、祖茂等人都是两眼发亮。 但孙坚却皱着眉头,不甚热衷,反而嫌弃道: “大丈夫立世,岂能如此畏缩不前?” 而且,这办法也太麻烦了,不仅拐弯抹角、啰啰嗦嗦,而且一点用都没有。 还不如直接率军杀进敌军之中来的痛快! 见孙坚并无采纳此妙计之意,孙策、黄盖、祖茂轮番上阵劝说。 孙坚不得已,还是同意了周瑜修改信件之言,只是对后面的计策,说什么都不肯采纳。 孙策也知道,今天只能劝到这里了。 因此,便也作罢。 没得了阻挡之人,孙坚提着张英就迈步走了出去,还不忘撂下句: “本将先去丹阳,等回来后,在与你们一同商议夜袭敌营之事。” 孙策来晚了,不知道这一出,还以为今晚就夜袭。 因此,见孙坚离开,还想代替孙坚跑一趟丹阳。 但听到黄盖说,是明日夜晚,子时以后出兵,不由得拧紧了眉头。 黄盖劝不动孙坚,只好将希望寄托到孙策身上: “少主,明日并非夜袭良机,刘备肯定会做好准备的,主公若是坚持,只怕……” 孙策跟黄盖明显是一个看法: 这夜袭,要不就今晚,要不就隔个日。 在决战第一日就迫不及待夜袭,的确不合适! 思及此,孙策当即提着长枪转身: “黄叔,我这就去劝阿翁!” 随后,就拍马跟上了孙坚。 夕阳斜挂,天空橘红相映,美不胜收。 丹阳城。 身处简陋的‘皇宫’之中,年近不惑的刘繇,看着空空荡荡的殿厅,满眼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