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第492章 延寿教入淮扬道
延寿教在安右道的民兵忠阳军原本扩军到了5千人,现在要把统兵权交给观察使,直接就撤走了4千多信徒,整支忠阳军只留下不到3百人。 为了避免韩振海不高兴,这些原本忠阳军的民兵进入到安江道南州以延寿教护教者的身份进行训练。 同时让安江道观察使曲宏骏同意成立安江道自己的民兵忠江军,名义上是护卫安江道安全,指挥民兵军官也是由安江道派遣。但其实是周宇的小舅子方逸羽在安江道捐了个官,然后套皮成功后成为了忠江军的指挥。 而忠江军自然是由延寿教全权负责衣食住行和月钱,哪怕是民兵今后也必须全部加入延寿教成为教徒。这么绕一圈当然是吸取了忠阳军兵权被夺的教训,过去设立官方民兵组织的时候只是为了方便吸引非教徒民众加入,所以当时在所有权、指挥权上模糊一点也无所谓,认为延寿教掌握实际权力就行。 也就因为后来发现几支民兵可以成为教兵的预备役之后才提高待遇、增强训练、扫盲的同时还进行思想建设,这才让民兵的重要性提高了起来。 现在新建立的忠江军表面上看是安江道的民兵军,实际上却已经约定了这是一支雇佣兵性质的民兵。安江道不出一分钱可以获得忠江军的保护,忠江军有义务剿匪和抵抗外部如胡骑的攻击,代价就是这支军队的所有权和指挥权全是延寿教的,忠江军名下所有财产当然也是延寿教的。 安江道只能通过延寿教来指挥忠江军,就算要裁撤忠江军,也不许动任何忠江军名下的财产,只能把“忠江军”这三个字的官方招牌收回去。 忠江军的兵额被谈到了1万人,因为安江道更靠近边境,现在北面战事胶灼,安江道随时都可能被攻击,兵额多一些观察使曲宏骏多少能安心些。 虽然一开始肯定不可能招满1万人,但盘子大了,慢慢地总能装满。 淮扬道这边更不必说,彭秋东到了淮扬道之后为了取得周宇的支持,同意了淮扬道三个州,每个州各成立5千民兵的做法,建立合计1万5的民兵卫扬军。 宣庆道之前的民兵义庆军也从原本3千涨到了5千人,周宇却还不满意,正在交涉希望涨到1万人。宣庆道因为受过胡骑的屠戮,对于禁军能保护自己已经不抱太多期望,对于1万人的名额没有太多意见。还在谈主要是一些私下的交易,拍板做决定的人希望和延寿教建立一些商贸合约挣钱。 荆襄道这边,则是经受了被人劫皇粮的无妄之灾之后,派胥吏去威胁事发地点附近的民众,逼他们将抢走的粮食交出来,有的人交出来一些,但是远远不够。 朝廷压力给到荆襄道,荆襄道衙门的压力给到胥吏,胥吏自然开始去民众的家里翻找,只要看到粮食就说是偷的皇粮,直接抢走。制造了许多冲突事端甚至死了人,但都被荆襄道压了下去。 因为背上了在本地丢失皇粮的锅,被朝廷指责,此时穷得裤子都要当掉的荆襄道发现延寿教想在本地建立民兵军,而且告诉他们延寿教会负责全部开支,荆襄道立刻发现这是个解决财政困境的方法。 荆襄道这里要求延寿教捐一些钱粮给衙门,然后允许赤贫的荆襄人入民兵军吃饭,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 也就是荆襄道这和延寿教没接触多久的官员会向延寿教提这种意见,换做安江道或者宣庆道根本不会问这种狗屁问题,延寿教钱粮充足不说,要收的就是赤贫之人。 于是延寿教顺水推舟,趁机要求将荆襄道民兵军的兵额提升到3万人。荆襄道官员讨论了一下,觉得不能任延寿教开价,就将兵额压低到了2万人,要求延寿教捐2万石粮不说,还要求延寿教的民兵军不能滋扰地方,且必须维护地方的治安。 荆襄道的官员将“做事”当成一种负担,根本不知道延寿教最喜欢在“做事”之中偷偷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延寿教。 这个道理已经在其他地方验证了多次。例如冕州,当延寿教从买卖、货币、治安、律法调解、军事安全、各个方面全都接手了之后,衙门可以舒舒服服什么都不做躺平拿钱,连收税都有延寿教帮忙。 可代价是什么呢? 官府的威望和影响力不知不觉中下降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冕州人觉得有事找延寿教能办事,就算找官府也是被已经懒习惯的官员推给延寿教办。说严重些,要是官府敢把税包给延寿教,延寿教都敢帮官府把收税的事情都给你办好,到时候官府在平民百姓的生活中更会微弱到几乎隐身。 延寿教当然承担了很多责任每天拼命做事忙忙碌碌的,但收获却是不断扩大的影响力,连原本应该最接近乡村百姓,控制乡村百姓的乡绅都逐渐被削弱,只能在延寿教的悄然侵蚀中放弃乡村中的权力,转而追求起收入更高,利润上限也比种田更高的商贸中去。 荆襄道以为延寿教要养2万民兵会很难,却不知道周宇已经定下了扩军计划。安右道暂且不论,安江道、淮扬道和荆襄道三省都替延寿教支撑起了4万5千的民兵预备役。 给延寿教半年的时间就能招齐民兵,对他们进行半年的训练就能成为初级的教兵预备役,随时可以转正。如果要再训练地精锐一些可以再执行一年的专项训练,让他们的体质更好,各种战技也丰富起来,届时就是合格的教兵预备役了,可以随时补充入教兵的队伍。 加上安右道转入护教者的民兵,延寿教的预备役总数将在5万人。他们半劳动半服役,执行的劳动都是比较轻的劳动,却有每日三餐饱食。周宇再给他们之中的优秀者送上月钱奖励,来鼓励民兵们踊跃加入延寿教成为教徒,磨炼自己的身体和战技。 尽管看起来是个颇为庞大的计划,但民兵仍只是周宇计划中的冰山一角。他目前最关注的其实是彭秋东入淮扬道之后,延寿教也跟在彭秋东身后入淮扬道的事情。 陆路把人和物资运过去要经过韦州,就在首情城里韩振海的眼皮底下,当然不能这么走。但海上运输却没有这种顾虑,将人和物资通过海运送到淮扬道,彭秋东一样高兴。 彭秋东在失去安右道之后当然有些不满,可是皇帝陛下认为他是个能臣,就应该哪里需要哪里搬。淮扬道被汤国辅弄成那样就该彭秋东来“收拾”。彭秋东能说什么呢,只能服从。 可是不满却是不会消失的。特别是他在淮扬道看了一圈之后发现这里根本没办法和延寿教比——基础设施落后就不说了,街上脏乱差,还到处都是乞丐。 原本彭秋东还想把这些乞丐劝到安右道去投靠延寿教,结果一问这些看起来像乞丐的人竟然是本地农夫,他们因为还有田地所以舍不得离开。但是经过汤国辅下令盘剥之后,胥吏层层加码,将他们夏收秋收的粮全都“抢”尽了。 他们家里就算有粮也是藏得严严实实的,准备留到最艰难的时刻再吃,乞讨只是他们一天只吃一顿饭之外的额外“收入”,虽然很难讨到吃的,但是如今商路再开总会有商队经过,从那些经过的商队手里讨到一点吃的东西或者一两文钱就成了他们的期盼。 彭秋东怎么也想不到淮扬道竟然已经将有自己田地的农夫逼得出来乞讨。而他到任之后,却得到了当地官吏、地主、权贵们的争相孝敬,人人向他示好,光是大把大把送钱的都有几十人。 无他,安右道蒸蒸日上的模样让彭秋东这个观察使获得了巨大的名气,能臣的招牌闪闪发亮。淮扬道的上层阶级哪里会不欢迎他,争先恐后地讨好他,形成风潮之后后送的人又害怕自己送得少了,只敢送得更多。 淮扬道官吏、富人、权贵们的重礼对比只能当乞丐的农夫,让彭秋东对淮扬道的现状十分失望。 眼下他真的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除了因为有一个能臣的招牌而可以指挥得动淮扬道的官吏之外,他真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恢复淮扬道的元气。 其实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彭秋东哪里不知道直接把淮扬道的官吏、富户、权贵打一遍秋风,然后把打秋风来的钱通过各种方式反馈到民间,刺激底层民众的生产积极性,让他们不至于连吃都吃不饱,连最基本的劳动都很艰难。 可是这么做的代价太大了,风险也太高了,他可以想象自己敢这么做,不知道多少人会告到皇帝的面前。就算一次两次皇帝不信,可若是十次百次呢?众口铄金,他彭秋东就算在陛下的眼中再好也经不住这种攻讦。 眼前唯有引入延寿教这一条路可走。 因为周宇是彭秋东目前最新治政心得的来源。他最新的治政理念需要一笔“启动资金”来帮助底层,刺激他们的生产,来恢复社会活力,而且还要注意这笔“资金”不能被官吏、地主们偷偷瓜分了,最终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去。虽然他没有“启动资金”,可是延寿教有啊。 考察完淮扬道的情况,彭秋东确定了仅凭淮扬道自己的力量来恢复元气不仅他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还有时间长效果差的缺点。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向周宇“求援”,希望和延寿教一起在淮扬道继续合作,像在安右道时那样亲密无间。 就连淮扬道每个州组建5千民兵都答应了,可见彭秋东当前对延寿教寄予的期望有多大。 周宇当然不会让彭秋东失望,延寿教本来就应该寻求对外扩展力量和影响力,特别是教徒数量。 当前延寿教紧密控制的区域教徒浓度已经很高,没有必要继续挖潜,性价比太低了。 当前延寿教控制的区域里如果还有人没有加入延寿教,绝对是有各种原因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他们放不下自己的财产,最多也就愿意当个信徒,不吃延寿教的免费饭。这样的人没必要费时间和力气去将他们逼入延寿教,那反而不是好事。 而淮扬道和荆襄道目前就是两片蓝海,穷苦人足够多,只要进行一些投入和普及一些延寿教教义,自然有人愿意放弃本来就很少的财产进延寿教吃一日两餐一日三餐,比起内部挖潜效率高得多。 周宇在淮扬道执行的政策是“以工代赈”式的。赈这个字本来用于灾害,而淮扬道并没有遭灾。可是在周宇看来,汤国辅在卸任淮扬道观察使的催税和强行催收摊派,极大地打击了乡村的生产秩序,和灾难没有区别。 他以为交满了税和摊派淮扬道民间还能承受得住,却不知道胥吏出笼后大肆搜刮,实际上底层民众多交的何止两倍三倍。再加上地主也加入这场狂欢,在自耕农最无力的时候进行逼债,逼迫他们将田地廉价卖给他们,实现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破产。 破产农民如果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除了卖儿卖女之外,还要继续给地主当佃户。但是他们有了延寿教这个选择,纷纷前往安右道加入延寿教,让进行了土地兼并后的地主反而没有足够的佃户了。 目前因为不是播种季,所以地主们还沉浸在田地扩大的喜悦中没有感觉到,真的等到了春天,他们可能才会慌张为什么自己招不到佃户?过去不是一大堆一大堆没有地的农民求着自己将田地佃给他们种的吗? 地主又不可能自己耕种没有佃户的田地,只能任它们荒在那儿。这就形成了一边是没有田地可供耕种的人,一边是没有人力耕种的荒田,生产资料浪费,劳动力浪费,整个淮扬道的产量在明年不乐观估计必然降个两三成。 这样的人为灾难,周宇所做的就是投入资金在淮扬道修路以及替延寿教教徒修建居住的排屋等设施。让那些当着乞丐无法劳动的淮扬道民众加入劳动之中,给他们提供一日两餐和微薄的日结工资,帮助他们恢复元气。 当然,鉴于淮扬道刚刚过去的土地兼并,地主们手中没有佃户的荒田一大片,周宇出手开始向他们购买田地。中价购买,爱卖不卖。 延寿教将淮扬道多余的劳动力全都养起来,让他们不去当地主们的佃户,等他们发现自己手里荒田一堆之后,总会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