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祭仪(1/2)

作者:未见寸芒

深渊归途第51章 祭仪

值此盛会之时,陆凝却不再迎接圣驾的人群中。</p>

在她离开裴应甫房间的时候,就被那位面容普通的男子塞了一封书信,书信中还有个令牌。等她回到客栈的时候,大内密探已经在楼下等着她了。</p>

今日,她正跟随着这位名叫姜瑶的密探,进行巡点。</p>

且先不说这背后的用意是什么,姜瑶倒是把话挑得很明白。</p>

“你想入大内吗?”</p>

这话让陆凝有些不好接。</p>

而姜瑶则把情况摆得很明白:“你出身清白,陆清栩未曾获罪,因此符合入大内标准。大内之中,均为官家子弟。你能独立探查出这些情报,本身便是大内密探之能。密探虽无品级,实权极高,就算是一品大员,依旧要对大内密探保持恭敬。密探只对皇帝负责,与侍卫相对,一明一暗,上司只有一位田总督。而大内与禁军此等皇室之军,基本上宫中宝物可任意取用。”</p>

姜瑶说到这里,也停顿了一下。</p>

“若是按照你所喜好,那便是大魏立国以来,所收集的天下武学、神兵利刃、丹药秘宝、奇门术数,大魏皇室库中所留,必然比天下任一门派所藏都要丰富。”</p>

这确实很有吸引力,至少陆凝心动了那么一瞬间。</p>

“当然,你不必心急。裴相请我带你,大略感受一下大内密探日常职务,我们今日便要巡点——当然,也是顺便处理你昨日上报的事务。”</p>

今日陆凝才知道,提前来到此地的大内密探,实际上已经设置了大量用于收集荥阴城情况的“点”。</p>

“点”,乃是大内密探常用的小礼。虽说在需要布置的仪式之中,小礼只是规模最小,作用最不明显的一种,但大内密探已经将其扩展成了一个兼具监视与预警功能的仪祭之术。</p>

每一个点位,都被安置在了非常不显眼的地方,它们被区分为固定位和移动位,因为是“小礼”的缘故,点位所能记录下的东西并不多,却完全可以不惊动任何人。</p>

一块墙砖,一棵老树,院子里的水缸,树上的鸟窝……当姜瑶带着陆凝检查过了十几个“点”后,陆凝一时感觉荥阴城里处处都出于大内密探的监视之下。</p>

当然,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点”并非人类的耳目,也无法有那样机敏的判断能力。大多数时候,它只是提供一个基础的记录功能,以供大内密探查阅。正如姜瑶检查过的这些一样,目前都没有什么问题。</p>

“小礼需以人补全其能。”姜瑶将一片玉板放在了陆凝手中,“有异,则不循常理。你可以此贴于眉心,试观‘点’之记录。”</p>

陆凝接过那玉板,将一端贴在了自己的眉心位置。</p>

一瞬间,她感受到了大团古怪的信息流入了脑海,纷繁复杂,其中有很多都是无用的信息,从有什么人经过,到几只虫子在这里扎了窝,杂乱的信息宛如将周围的一切都以叙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也难怪“点”无法直接提供什么有效的信息了。</p>

陆凝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如何在这些繁杂的信息中抽取一些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然而问题也在这里了,如果不清楚应该如何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点”给的这些基本上是无法使用的。</p>

“如何?”姜瑶问道。</p>

“不知如何下手。”陆凝也没想到居然会面对如此之多的信息,若是现代化的背景,这些信息一定已经经过了系统的筛选和整理,然而古代背景下,她居然要面对一个最原始的数据堆……研究这个祭礼的人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吗?</p>

“若是漫无目的,‘点’的反馈亦是漫无目的。既然你有线索,或可根据收集的情报,整理出需要的东西来。你需要将自己的目的描述得足够清晰,同时又要符合‘点’的记录内容。尽管这会花费很多时间,却有你需要的一切。”</p>

“我可以将它拿去仔细研究吗?”陆凝举着玉板问。</p>

“可,但需随我巡点完毕之后,你才可将其带走。裴相亦需要你继续提供新的消息,以便继续筛查贼人。”</p>

“水陆法会……”</p>

“你无需担心水陆法会之事。”</p>

=</p>

圣驾入城,荥阳百姓夹道相迎,山呼万岁。皇家仪仗沿正路入城,一路向行宫方向行去。虽然皇帝并未露面,却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高官重臣,策马随侍左右。</p>

百姓们大多不认识这些官员,不过他们都跪伏在地,也不需要认识。他们只知道这些恐怕是一辈子也无法见到的京城的老爷,这也是大魏百姓多年以来最古老的经验。</p>

直到圣驾来到旧行宫前,另一批官员已经等候在此。</p>

那平庸的荥阴太守,正站在这里。固然这里有不少比他品级更高的高官,但他们还是纷纷让出了位置,让这位今日的主角去面对圣上的嘉奖——或者是训诫。</p>

“荥阴太守童道荣,恭迎圣驾。”荥阴太守跪在阶前,“荥阴行宫,已整修毕。蒙皇恩浩荡,再至荥阴,满城百姓,皆翘首以盼。”</p>

</p>

片刻之后,曹缘恩便策马上前:“传陛下口谕,列班人马,入驻行宫。武设西院,文进于东。上下官员,依品奏报。百姓各去,不得妄动。”</p>

“是。”荥阴太守连忙一礼。</p>

曹缘恩微微一笑:“童太守,除此之外,你是荥阴太守,当首个奏报,陛下,可等着见你呢。”</p>

童道荣磕了个头,口呼万岁,随后起身指挥士兵列队,迎着圣驾入行宫去。</p>

他原以为,皇帝来到荥阴,怎么说也要修整一下,缓解一路舟车劳顿之疲惫,方才会问自己。熟料不过一刻之后,便被宣入了宫内。</p>

当他走进行宫的御书房时,就看到这里坐着的不只是皇帝一个人。</p>

曹缘恩当然也随侍在侧,而另一边的则是曹缘恩的干儿子曹宝,两人的神色都是那种似笑非笑的神情,宛如一个模子刻出来一般。</p>

而房间旁边的座椅上,坐着两个年纪不小的男人。一个童道荣有过一面之缘,乃是裴应甫,而知道了这位,自然也就知道能跟他坐在一起的另外一人是谁了,必然是政事堂最年轻的李琢玉。</p>

屋子里只有这五个人,但童道荣进屋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足够的压力。</p>

而他进屋之后,曹宝立刻将屋门关上了。</p>

“臣叩见万岁,万万岁。”童道荣连忙叩首。</p>

“平身。”</p>

董载的声音不算大,却颇有威严,童道荣微微抖了一下,还是迅速起身,低着头不敢直面圣驾。</p>

过了片刻,董载没有再开口,童道荣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了。</p>

“皇上,臣已遵您所宣,重整荥阴人口,调整各处居民,吸引外来游民,及至昨日午时,三番检查,俱无意外。”</p>

“呈上来。”曹缘恩说道。</p>

“是。”童道荣连忙从腰间解下一个铜如意,双手捧着举过头顶。曹缘恩上前一步,双手接过如意,转身摆在了董载的书案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