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8 面面俱到(1/2)

作者:熏香如风

刘备的日常1168 面面俱到

大震关首,云霞殿。

自楼桑将作馆远道而来的匠人们,正当着文武重臣之面,将楼桑大溪地的扩建方案,依次拼组成模型。

南北五里,东西三里。建成后的大溪地新区,可纳民一万户。

西林被不断蚕食,早在刘备预计之中。面积颇广的西林,乃与逎国天然边境。早年间,刘备便沿清溪河岸,遍种苜蓿。林间河道亦被多次疏通。如今能行五百石商船。西林与白湖,成为一上一下,两座繁忙河港。

西林与楼桑,日渐靠近。不分彼此,亦是大势所趋。

新衢内,余木皆被保留。或围入院落,或为景观树,不一而足。设计的十分合理。

见殿内群臣,各自交头接耳,面露喜色。蓟王居高笑问:“诸位以为如何?”

“禀王上,楼桑乃我国第一商邑。向来人多地窄,苦无立锥之地。若能向西扩建新衢,当解燃眉之急。”左丞荀攸起身奏报。

“左丞言之有理。臣,附议。”长史盖勋亦起身奏道。

“臣等,附议。”群臣附和。

开年之后,刘备准陇右群臣所请。将宗族尽数前往蓟国安居。临乡城内中外三郭,遂破万户。西凉刺史府众属吏,亦请举族迁入。临乡恐难安置,此时悉知楼桑扩建,正如左丞所言,可解燃眉之急。

如前所说,异地为官,坐地为吏。西凉各郡县令长、郡守,多非凉州本地人氏。今既已投靠蓟王,从赀库领食四倍官俸,自当将家小一并迁入蓟国。如此,方能后顾无忧。且官吏之间,不同属系,也可减除猜忌。毕竟,陇右一地,分属辅汉大将军与凉州刺史,二府。

二府官吏,皆将宗族迁入蓟国。其意不言而喻。“孤身来投,不带家小,必为诈降”。

家小尽入蓟国,乃真投明主矣。

如此,陇右官民同仇敌忾,同舟共济。同休戚,共进退。令行禁止,上下一心,事半而功倍。

“传令将作馆,全力督造楼桑新衢。”刘备冲长史盖勋言道:“修书二位国相,多加督促。寄语楼桑令乐隐,妥善处理楼桑、西林二地民情。”

“臣,领命。”

何为明君,面面俱到。

蓟王一话三令,分别“传令将作馆”、“修书二国相”、“寄语楼桑令”。

言下之意:营造皆分属将作馆所辖。需二位国相统筹监督。若遇突发事件,当由楼桑令乐隐处置。

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各级属吏,一目了然。

“雍奴令钟繇,已全力督造安坻县。文安令陈群,正全力圩田文安大泽。高阳令顾雍,全力修造、增筑高阳城。范阳令管宁正原址重筑葛城、浑埿城二城。新北城、易县、鄚县,皆在收拢流民,通渠圩田,不一而足。”左丞荀攸,将蓟国吏治民情,娓娓道来:“据上计署估算,我国今季,编户齐民当破五百万口,良田五十万顷。均产六石计,岁入新谷一亿五千万石。岁铸新币二十五亿钱。”

殿内百官,群情振奋。

蓟国不过十余县,竟比陇右一州之地!

“均产能达六石否?”刘备自幼种田,对亩产自当心知肚明。

“可也。”左丞荀攸答道:“督亢、雍奴薮中良田,皆已驯化。亩产七石有余。余下稻田,水丰肥美,亦经多年驯田,亩产足有六石。今年新辟圩田,亩产即便略有不足,亦足可持平。”

“甚好,甚好。”刘备不由天颜大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