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锦传第238章 不能以任何名义嫁给他
让采琪去长山岛的事,为防今上多想,有炖特意解释了一番,当然,略去了竹心消失的环节。</p>
此等小事,今上浑不在意,他对梅园发生的事全都了然于胸,包括竹心的消失。</p>
不过,他并不想因为一名女卫问责于皇后或太子。</p>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能容得下妙锦和有炖每日如胶似漆的缠绵,也能容得下皇后和太子暗戳戳的小心思和偶尔的小动作。</p>
倘若所有的事都要细究,他的日子一天也过不下去。</p>
皇后一直避而不见,不知暗中藏着什么玄机,妙锦和有炖只得小心应对。</p>
为避免节外生枝,调查盐商的事只得向后推延。</p>
解缙在今上面前恩宠渐衰,朱高煦及其党羽开始对其集中火力攻讦。</p>
太子朱高炽为了避嫌,不得不和解缙保持距离,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杨士奇尽心辅导太子,越来越受到太子的亲近和信任。</p>
内阁的另一位成员胡广在朱棣身边的地位日益提升,渐有取代解缙之势。</p>
于少庭奉命跟踪徽州府人丁丝绢一事,事情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各县均无异见。</p>
“歙县负担百分之七十,也没有异议?”妙锦问道。</p>
“盐商王胜承诺负担两千匹”,于少庭答道。</p>
一匹普通丝绸大约六钱银子,两千匹价值一千二百两,有钱人啊!</p>
妙锦和有炖视线交织,会心一笑。</p>
八月,杭州暴雨倾盆,洪水成灾,淹没民田庐舍,有炖奉旨前去赈济,顺便调查王胜。</p>
王胜世代经营食盐生意,家资颇丰,通过兼并破产灶户一跃成为产盐大户,泰州和淮安的盐场均有他的产业。</p>
大户生产的食盐,缴纳朝廷定额后的剩余部分,盐课提举司没钱收购,余盐成为私盐流入市场,收入全进入这些大户的腰包。</p>
像王胜这样的大盐商年收入高达近百万两,获利之丰,令人咋舌。</p>
这么赚钱的买卖,简直跟天上掉馅饼一样,妙锦心动不已。</p>
“何时查抄?”妙锦的美眸闪着动人的光芒。</p>
“这个得看今上的意思”,有炖盯着这双闪亮的眸子,上前亲了两下。</p>
“告诉今上,这笔钱就不归咱们了”,妙锦泄气地提醒道。</p>
“没有今上的旨意,凭什么抄没他人家产?”有炖拧了拧她的鼻子,反问道。</p>
“余盐的买卖,咱们得想办法接管过来,像王胜这样的大户,肯定还有不少,大户比普通灶户的生产效率更高,年产食盐更多。咱们按照这些大户的经营思路,改进技术,提高产量,肯定能赚不少钱”,妙锦兴致勃勃地分析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