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护财砸锅(1/1)

作者:毕奇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第482章 护财砸锅

:护财,砸锅 距离徐妙云生产一下子就过去了三天。 朱棡几乎是寸步不离,也终于是在可做。 赵庸联合廖永忠等勋贵换取了不少银币,并且由于纸钞的流通,他们在商队手里大量将纸钞运来银商行兑换银币,一把纸钞,兑换一车钱币。 当然,银商行不可能全给银子,换取的钱币里面还是有不少数量的铜钱。 “又是一万三千贯纸钞,你速速拿去银商行兑换!” 强国商会的大厅里,赵庸兴致高昂的将手里的纸钞递给身边的老账房。 老账房有些忧心,接过一箱子的纸钞,有些不安的问道:“老爷,这些纸钞可是咱们垫了不少自己钱收来的,这要是拿去换钱币……不是亏了吗?” 赵庸摆手:“你懂个屁。” 赵庸看了看四周,见厅里没人,这才咬牙道:“这纸钞之政,最好是不要实行!” 这话吓得老账房脸色煞白。 朝廷下旨通用纸钞,赵庸居然想要阻拦,这可是掉脑袋的事! “老……老爷……这……。” 赵庸瞪了他一眼:“你怕个卵子,又没你事!” 他站起身,负手道:“昨日太子跟咱商量过,太子还只当咱们跟晋王之间是斗气,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不是斗气!这是护财。” “护财?”老账房不解的眨了眨眼睛。 赵庸叹道:“各家公侯谁家地底下没个金库银库?里面可都是白花花的钱!要是纸钞通行,那咱们的钱可就掉价掉一半了!钱是命根子啊,平白无故折损一半,哪家能乐意?” 钞币兼行的政策就是会拉低铜钱的购买力,大明缺铜,所以以往的铜钱值钱,一文钱就能买饼子。而这天下藏钱最多的,毫无疑问就是这些官僚和贵族。 大家都把钱藏起来,这样大家的钱都值钱。 可要是铜钱烂市,那大家的钱也就不值钱,说不定十文钱才能买到一个饼。 而纸钞政策就是一个道理。 钱多了,钱就不值钱了。 赵庸等人就是借着这个所谓的斗气,来压垮晋王的纸钞政策! 同时,只要能够压垮银商行,还能将纸钞政策的失败找一个背锅的人。 勋贵们不是没脑子,如赵庸这样的人,在战场上智计百出,又怎么可能是那种束手无策的人? 赵庸以强国商会的名义广泛吸纳纸钞,然后在银商行兑换,明面上,还是为了纸钞政策出力。 而现在,就要看兴国银商行还能坚持多久了。 同时,政策的失败,这口锅,要看陛下丢给谁! 兴国银商行。 历经了一个月的兑换时期,每天都可以看到一车车的钱币从银商行运出去。 民间也开始流通银币,并且皆以‘吹钱’作为辨别银币的方式,一时间,京师街头可以看到不少人拿着钱币在吹气。 “这银币真是好,轻便好携带!关键是辨别真假,一口气就辨出来了。” “可不是,起初咱还以为这朝廷拿掺了其他东西的钱忽悠咱,后来才发现啊,这银币的银不少,算得上是良心钱了。” “不过真要说轻便,还得是这纸钱啊。” “纸钱虽好,但管用不管用总归还是朝廷说了算,这一捆捆的钱币换成轻飘飘的纸,这心里啊,总归还是不踏实。” 京城各地都在议论钱币的事。 不少外地而来的人也兴致勃勃的参与进来。 其中,以山西当地的人最有发言权。 “你们可不知道哩,在大同,这兴国商会的商票可是主流!人家做生意哪跟你们似的,一车车的拉钱,效率太慢了,人家就是靠着几张纸就把生意给做了。” “真的假的?几张纸就能做生意?” “你们太小看兴国商会的实力了,大同七百多亩的炼钢厂,还有那一天卖三千斤的酒厂,都是人家兴国商会的!你们担心纸钞不值钱,难道还信不过实实在在的产业?” 不少人都暗自点头。 有句话没说错,实实在在的产业是存在的。 “你们京城人喝的酒,穿的袄子,还有修路的水泥、家里的农具,不都是人家兴国商会产的?” “你这话说的,咱大明不都是用的人家兴国商会的货?” “啧啧,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 酒楼里,一个一直坐着的白面小生站了起来,模样十分端正,手持折扇‘啪’的一下甩开,单手负在身后,高调的走到中间,随后在在场不少谈生意、会朋友的男子眼中笑道:“诸位!” “在下远道而来,有礼了!” 有人搭腔道:“那书生,别耗子啃陶瓷满嘴是词,有啥话赶紧说!” 书生笑道:“在下只是一读书人,但也想给这兴国商会说几句公道话。” “咦,人家这么大的商会,需要你说公道话?” 众人纷纷嘲讽道。 书生叹道:“诸位只看到了兴国商会的规模,却没想到人家兴国商会是怎么走到今天的,若是大家仔细去想,会发现兴国商会刚出现的时候,只是因为朱云香坊的香皂,是这么回事吧?” 不少人停下了喝酒吃肉的动作。 一商人起身道:“不错,这晋王爷开始发家,就是从这朱云香坊开始做起来的!” 说罢,商人理了理衣襟,朝着众人拱手作揖,姿态谦卑,道:“小民是朱云香坊在江西的代理商之一,专门卖朱云香坊的货!每一个月,二十多家铺子能卖三千贯的货。” 众人纷纷高看了这个富商一眼,一个月三千多贯,那利润少说也是三四百贯了,这商人看起来穿着普通,面上也老实巴交的,没想到是个实实在在的富商啊。 书生这时候感叹道:“兴国商会以香坊发家,其余产业虽依靠当地百姓,但不免可以看出,商会自身的潜力无穷!并且和咱们中原以前走商赖以为生的方向不同,兴国商会的货物,可大多数是解决了民生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诸位可以想一下。” “除了香坊的生意,如酒水、水泥、钢厂,这些东西,以前咱们中原有吗?没有吧?单拎一个酒水,那也是晋王在找到了洪暑这种稀世宝物之后发掘出来的产业,单一一个洪暑,这晋王就足以封为当代神农!” “有了洪暑,北方土地如今大规模利用起来,百姓们有的吃,还能种植一些能够卖钱的农作物,简直可以称之为滔天之功!那水泥可以修路,大大增强的两地之间的联系,而那钢厂,诸位家里不可能没有大同钢厂生产的农具或者用具吧?若是没有,在下可以送他一把。” 众人纷纷哑然失笑。 这是实话啊。 谁家里没有钢厂生产的工具啊? “书生,你特娘说了那么多,到底要说啥?” 有人不解的问道。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对啊! 你这书生说了半天,到底要说啥? 书生正色道:“小生想说,在座各位都是行商走贩,今日相聚于此,可以说是缘分!眼看着当下朝廷放开了走商的制度,更有晋王这样的贤王给你们在前面开路,让你们有钱可挣,有利可图!更不用跟以前一样,背负‘狡诈’的名号。” 商人们纷纷有些动容起来。 他们的心里咯噔一下。 “但若是晋王因为纸钞一事坐蜡,那归根结底,还是你们这些行商走贩的过失!朝廷看不到走商的利,更看不到你们的改变,那这么好的环境,也就没必要继续下去了!锅得砸,大家的这碗饭,也吃不下去!” 这一句话,如响雷在众人心头落下。 一些目光长远的商人一下子就品出了其中的道理。 书生缓缓朝着门外走去,声音洪亮的道:“给兴国商会做生意,诸位行的不是昧良心的商!” 酒馆小二这时候回过神。 “诶,客人,您还没……。” 话音还未落地。 一个商人拍案而起:“这位先生的酒钱,某付!” “先生之言醍醐灌顶,这场酒,就当我请小先生喝的!” 一时间,七八个商人抢着付钱。 …… 书生的话,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商人们的任督二脉。 并且很快就传的越来越广。 诚如那书生所说,现如今环境这么好,而且挣的还是踏踏实实的钱,大家若是还不识趣,那等晋王倒了怎么办?难道回到以前那样,处处受到朝廷的管制,动不动就来个抄家? 沈万三的教训,足够让很多商人记忆犹新。 晋王,不能倒下! 这口锅,不能就这么砸了! 纸钞的政策,也必须在晋王手里发扬光大! “都换了这么多天了,这银商行没短过一分钱,我看啊,这次朝廷是铁了心要推行纸钞了。” “咱们也别为难晋王了,大不了也就是损失一笔钱,要是晋王不当权,咱们说不定还得出大血。” “那依大家看,这事咋办?” “还能咋办,拿钱币换纸钞啊,只要朝廷承认纸钞能用,咱们就用。” “少换点吧,换个千八百的带着,也算是支持支持晋王的政策了。” “那还等啥?走吧那就!” ps:新书快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