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九门楼第174章 病发
“住手” 一向风光霁月的张院长难免露出慌张的神色。盛桉没有收到长公主的命令,自然不会收手,眉弓上拱,充满挑衅。 “殿下,那是竹宜” 清冷艳绝的长公主萧朝雨,两个眼眸如同冰冷坚硬的钢球,目光在扫到裴竹宜沾满猩红血迹的衣袍时,丝毫没有人类的怜悯之情。 “张院长,青鹿学院皓首穷经,日日束缚在框架之中,让他们切磋切磋,免得青鹿学院被人耻笑,迂腐不堪” 张青檐站在风中,衣袍吹起,更显身姿清瘦。颌下胡须像枯萎的野草一样,在风中凌乱。 长公主眼中的嗜血越来越浓,盛桉嘴角上扬的弧度越来越挺拔,邪性的坏笑在他冷峻的面庞上凸显。 裴竹宜身上的白衫破碎,头发凌乱垂在鬓侧,苍灰的脸呈现一种让人怜惜的破碎感。沾着鲜血的利剑横于胸前,他就像一头温顺的狮子突然爆发,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 盛桉转腕的瞬间,山上忽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声音。仿佛地龙翻身,又似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庞大山峰要裂成两半,传来的轰隆声刺耳,地面震动了起来,连人形都摇晃,站立不稳。 “怎么回事?” 长公主面色闪过一丝慌张和诧异。这种地震般的感觉,她一清二楚。那双清亮的眼睛努大,死死的盯着地面,仿佛下一刻,地面将会出现蜿蜒的巨大裂缝。 清冷惯的张院长身躯踉跄,一边扶着自己头上的儒帽,一边伸手试图抓住可靠之物。 “院长” 轰隆声不绝于耳,众人仿佛听到巨石滚落的声音,飞鸟振翅,钻进低垂的灰色云层中。 就在大家惊魂未定之际,轰隆声和天摇地动感消失了,仿佛水过无痕。山上没有巨石滚落,房屋楼阁,完好无损。地面没有蜿蜒裂缝,仿佛是错觉。 众人一头雾水,张青檐扶着唐云倾的手臂,缓缓坐下。额头上的细密汗水预示着他内心焦灼不安。 长公主从震惊中回过神,脸色立刻阴沉无比,大有兴师问罪的霸道无理气势。 “张院长,到底发生什么事?” “殿下,臣不知。兴许……地龙翻身,天灾人祸,不是我等青鹿学院所为” 面对长公主投来探寻、怀疑的目光,张青檐不卑不亢的对上,心中紧张到麻木的感觉被他压制在腹部中。 唐云意脚下生风,飞似的飞回到付离等候的小院里。 天寒地冻,付离在屋内来回踱步,时不时望向门外。 唐云意一脸惨白的出现在门外,喘气如牛的他敛住沉重的呼吸,挺直腰背,下颌微收,故作镇定进屋。 付离的瞳孔收缩成一条线,眼神充满质疑,“你为何去那么久?” 唐云意心虚,顾不上茶壶中的水凉,轻啜了一口掩饰内心的慌张还有那颗惊魂未定,加了速的心跳声。 “我拉肚子,对了”,唐云意脸不红,心不跳,一副镇定的冠冕堂皇模样,不动声色的转移话题,“你刚才有没有感觉到忽然有一阵震天撼地的震感传来?” “一点点,地震了?” 唐云意伸出粉色的舌头去舔结成冰晶的茶水,冰冷刺骨的寒意缓解了他生理上了一丝丝疼痛。旧伤加新伤,他这副残破的身体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应该不是地震,地面上什么事也没有”,洞穴里面藏了什么?青鹿学院里藏的秘密已经勾不起唐云意的兴趣了。他痛到五官勉强维持,五感似乎也在慢慢失去。 他频频望向门外,翘首以盼。 “云倾这小子,怎么还不来?” 话头刚落,云倾出现在门口。那套沾了血迹和灰尘泥土的远山蓝儒衫已经焕然一新。 他站在门口,眉头皱如沟壑。似乎没有想到唐云意会来青鹿学院看他。他踌躇不已,兄弟交恶以来,“兄长”二字已经许久未从他嘴里吐出过。 尤其是唐云意那张惨白的脸,跟书院里资历最老的夫子一样,脸色白得跟鬓角一样,呈现出一种可怖的病态。 唐云意起身,别扭了起来,脸色憋得发红,支支吾吾起来,“云倾,我今日来,给你送钱。你许久未归家,家中一切都挺好的。爹和姐都挺想念的”,唐云意急急忙忙从腰间掏出一大袋银子,塞到唐云倾手中。极力掩饰不适,喉咙发痒发疼,好像被人塞了一块炭火,胸腔里的热血翻滚叫嚣,要从喉咙里汹涌而出。眼前的视线有些模糊了,云倾在他面前好像被拉成一团团模糊的光晕。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云倾对唐云意的恨意已经消散。兄弟哪有隔夜仇,弟不仁,兄又何为义?只是今日太过凑巧,他没有任何准备。 “钱够用” 唐云倾突然生出一股惆怅悲怆的感觉,眼眶在唐云意出去的时候,红了起来。一股力量驱使,他追了上去,在几米之处,刹住脚,“天准备黑了,风雪又大,今夜留宿学院” 唐云倾看似命令,实则询问。手掌心因为紧张而出了汗。 唐云意已经翻身上马,抬眼望了一眼暗沉的天空。苍穹低垂,沉重的黑色乌云在天际翻滚,里头好像隐藏了一个可怕的东西,伺机而出。 “金灵卫还有事。云倾,得空就回去看看爹……” 喷着响鼻,在地上刨蹄的马吃疼,立刻高抬前蹄,冲了出去。 唐云倾目送唐云意和付离的背影消失在山门尽头,眼眶红到滚烫。 送走长公主的辇驾之后,半山腰的楼阁中灯火通明。张青檐的书房内,门窗紧闭。他清濯的身躯陷在圈椅当中,右手揉捏眉心。他的对面坐的是不苟言笑的卢洲白还有文质彬彬的沈归远。 二人相视一眼,不动声色等待张青檐变态。 张青檐心力交瘁,应付了长公主,又碰见了操心事。他把桌上纸张推了出去,“今日长公主到,疏于管理,有人潜了进来,惊动了里头的东西” 沈归远把纸张扬起,幽幽念出,“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