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第120章 己卯乡试(上)
万历七年,己卯,秋。 新郑生员高务实再临开封,准备参加今年的河南乡试。 乡试又称秋闱,因为科举考试系国家抡才大典,考场关防严密,俗称锁闱,简称闱。而科举时代的乡试例于秋天举行,故将乡试称为秋闱。 乡试三年为一科,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乡试的地点,若是直隶(南、北),则在京城(南北二京);若是各省,则在布政司所在,即省会,因此河南考于开封。 乡试的具体日期一般是固定的,从八月初九至八月十七,共考三场,当日考完交卷后出场,写得头晕眼花手抽筋,最后把这些给忘了,那就全完了。 做完一应准备工作,高务实这才开始看题,但他不是一下子全看,而是一次只看一题。 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因为一般而言,考生会把几个题全看了,然后挑一个最简单的先写。这样的话,一是可以树立自信,二是当做热身(热脑?),于是后面便可以写得越来越顺。 但高务实对考试比较自信,他在京师时身边打交道的官员哪个不是进士出身?即便闲暇之时偶尔聊上几句考试的事,或者聊上几句微言大义,也能受益匪浅。更何况他的三伯、老师、大舅等等亲近之人还是朝廷宰执,谁还当不得一句当世大儒?因此他根本不挑题,拿过第一题就准备开始写。 第一题拿到手,高务实一看题目,居然是一道截搭题,但的确是大题而非小题: 《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 高务实见了,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暗道:取四子书各首句并作一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