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1/1)

作者:云无风

大明元辅第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

按照大明朝廷的惯例,朝参日是三,六,九日,到了这一日,一品至九品的京官都要去皇宫拜见天子。至于新科进士眼下都分配到各衙门观政,朝廷让他们尽管熟悉部院之事,可暂免去朝参。 大明朝的当班时间是辰入酉出,相当于就是早上七点至下午五点,满打满算十个小时,去掉午饭午休时间,和后世差距不大,可见几百年的进化时间不够从人变成超人。 这一日高务实起了个大早,外面日头还没亮就从会馆出发了。 高务实到衙后,门隶连忙恭迎,满脸堆着笑道:“恭喜修撰老爷新官上任!今儿个日子可是好啊,正是吉星高照,修撰老爷日后定是平步青云啊!” 高务实笑了笑,是不是平步青云他不知道,但他自己也觉得只要不出意外,自己仕途应该还是会比较顺利的,毕竟提前做了那么多的铺垫,总不会没点效果。不过这奉承话嘛,毕竟谁都爱听,他也笑呵呵地朝门隶点了点头。 跨入登瀛门,高务实进了检讨厅,当该吏见了他也是满脸堆笑,打躬道:“修撰老爷今儿个可是程,要史馆将会典新旧原本,细加考究,另具草稿。” 听陈思育说到重修大明会典之事,大家都是垂下头来,心中暗暗生疑:这次三个副总裁官怎么全是阁老,内阁对此事何以如此重视? 唯有万历二年的状元、前次总揽纂修事宜的翰林修撰孙继皋不忿地道:“之前史馆里重修会典之事,我与诸位同僚都已是尽心尽力,但内阁仍是不满,我有何策?若是三位中堂实在看不下去,不如让他们亲自来修好了!” 陈思育听了,皱眉道:“三位中堂不仅阁务繁忙,而且各有部务相妨,怎能亲自来修纂?孙修撰,我知你之前出了不少力,但此次乃是皇上和总裁问责下来,事关考课!若是办得不好,不仅是你,连本院也担当不起。” 孙继皋见他抬出朱翊钧和郭朴,而且提及考课,也不禁有些泄气,低下头自己生闷气去了。 当下陈思育便环视众人一眼,道:“那孙修撰且歇一歇,黄修撰等人已升了日讲官,也是无暇,故而史馆内总司会典修纂之事,本院就交给高修撰了。这位高修撰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虽是初履,但却是经史娴熟,乃是我大明两百年来制度,还算略有所长,孙修撰若是不信,可以试问在下。” 孙继皋说话虽然耿直,但气度倒是不错,闻言作礼道:“非吾不信,只是大明会典纂修之事,实在我万历朝一代大典,亦是我等心血所在,着实要能确信所托得人,方可交给高修撰,请高修撰不要见怪。” 高务实见他目光澄澈,不禁反生好感,笑道:“孙修撰一片为公,在下佩服还来不及呢,岂会见怪,请孙修撰提问。” 孙继皋点点头,当下问了高务实几个典章制度的问题,不过高务实从隆庆年间就开始拾掇着朱翊钧观政,他自己一直在旁参研,对于典章制度哪能生疏? 但见高务实侃侃而谈,不仅对答如流,还知一答十,听得众翰林纷纷点头。 孙继皋问完,也是露出钦佩之色,坦坦荡荡地认输,拱手道:“高修撰大才,孙某服了,纂修会典之事有高修撰总司,说实话……孙某如释重负。” 陈思育见孙继皋已经对高务实服气,十分欣然,当下对二人道:“两位就事论事,此风甚是可嘉,需知君子当和而不同,故而本院在院内,还是一贯提倡这点君子之争的。” 孙继皋拱手道:“掌院确实慧眼识人,提拔了高修撰这样大才,也让我等能喘口气。” 这话是真情实意还是顺手马屁,陈思育现在懒得去想,反正听起来很舒服就是了,当下便道:“既是如此,本院就令高修撰为总修撰,总司重修大明会典之事,史馆之内,凡手中无事者,都需协助高修撰一二。” 众翰林齐齐称是。 陈思育兴致很高,露出微笑,又道:“会典之事乃皇上亲问、总裁亲视之要务,诸位切不可怠慢,待到书成之日,凡参与修纂之人,不等考满,都可升迁一级。” 众翰林一听顿时大喜,要知道相对于所谓的青史留名,对于这些普通翰林而言,还是升迁一级来得更加要紧。 众人也连忙向高务实道:“以后就都要仰仗高修撰你了。” 高务实也连忙谦虚地道:“岂敢岂敢,是在下要多向诸位前辈请教才是。”众人见高务实不骄不躁,心中更是满意。 接着陈思育又点了几名检讨,以及萧良有和王庭撰,对他们道:“你们眼下手中无事,当全力协助高修撰纂修会典才是,每人每日进度,我会亲自督之,切勿怠慢。” 众人纷纷应是,萧良有和王庭撰更是朝高务实露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笑。 他们三人,可是正经的庚辰科同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