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第215章 南疆变故(六)
黄芷汀的确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不过那是另一封信,封着火漆。从纹章上看,是只能由高务实打开的,是以内务部的人把信留在了白玉楼,要等他亲自去了才能知道。 车队加速回到白玉楼,刚到楼外广场花园,高务实便看见刘馨站在石阶上,似乎正在等他。他上前几步,果然刘馨微微一福,道:“东家。” 这动作和话语明显都是面子工程,只是给高务实的一众随从看的。高务实心里明白,知道她也定是为南掌之事而来,点头道:“进去说话。” 等进了白玉楼,高务实便带着刘馨和高陌来到他的房的桌上果然放着一封信,信上的火漆上戳着一只笔画精致的鹭鸟衔鱼印纹。 鹭鸟是僮人的图腾之一,是稻谷丰收的象征。在僮人民间的《麽经》中,鹭鸟是僮人先祖布洛陀造出的一种动物,也是僮人先民崇拜的一种吉祥之鸟,传说有有通天的本领。 在僮人的铜鼓上,经常便铸有许多翔鹭绕太阳飞翔的图案,另外还有一种便是这火漆上戳着的翔鹭衔鱼的图案。[注:有兴趣可以百度“翔鹭衔鱼纹铜鼓”。] 这翔鹭纹本是僮人女土司们常用的,但在京华——或者说如今的南疆,则只有黄芷汀一人可用,相当于身份的象征。一般黄芷汀给高务实写信时,若用翔鹭绕日纹则多半是家事,若用翔鹭衔鱼纹则多半是南疆公务。 高务实看着火漆上的翔鹭衔鱼纹章,对黄芷汀这封信中的态度已经明白了大半:她认为黄应雷这次的事,不是家事而是公务。 略一沉吟,高务实拿裁纸刀开启了信函,从中拿出信纸看了起来。这封信并不算长,从内容上而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上半部分是请罪。黄芷汀在信中把黄应雷的举动定义为忤逆、作乱,并表示出现这样的局面都怪她这个做姐姐的教导无方、御下不力,自请责罚。 下半部分是处置。她在信中表示,已经下令万象警备军做好战斗准备,但当前的主要职责是盯死万象城。 除此之外,她命令金港警备军出兵两协约8000余人、金边警备军两协约8000余人,会同她本人亲率的定南警备军三协余人及其随行于定南城的直属狼兵4000余人,合计余人,三面合围万象——如果加上万象警备军,则是一共余人,四路合围万象城。 再有就是,她请高务实下令裁撤南掌国“勐占镇”及“勐占亲王”一爵。 南掌王国由大大小小各个“勐”组成,勐的意思大抵相当于城邦。南掌国行政结构和多大数东南亚上座部佛教国家一样,可以将国土划分为三类: 写得有点慢,还差700字左右,先发一点重复的,被迫防盗,半小时以后再刷新一下订阅就好了,抱歉。 而“编入各警备军”的时候,每个警备军所下辖的镇是数目不等的。比如说南疆编制最大的警备军现在是定南警备军,一共规划了五个镇约六万人,下辖十个协和若干个独立炮营、马营、工兵营;而编制最小的警备军便是万象警备军,一共就两镇、两万余人不说,而且除了四个协之外,下辖的独立营也少。 其余如升龙、金港、勃固、金边等警备军,通常编制都在三到四个镇左右。 南掌的御林军被削掉三万多人,这些人又是比亚觉公主起兵时的功勋部队,当然不可能一纸命令就直接遣散了。于是当时做了个妥协,原先南掌傀儡国王乌巴律在万象附近的“王产”,包括田地、山林等,都按照功劳、地位分给了那三万多人。 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三万多士兵实际上便像是万象附近的“军屯兵”,都留在了万象附近。如今比亚觉公主宣布摄政,回到万象,高务实估计她肯定不会忘了这些人,极有可能直接把他们重新编成一支军队使用。 这么一来,黄应雷、比亚觉夫妇手里的实力就立刻暴涨到了三万余人,也可以算得上是一支不弱的力量了。黄芷汀要压服狼兵,狼兵们除了考虑大小姐历来的威名之外,肯定也会考虑自身实力,这三万多兵不是没有可能给他们造成能够一战的错觉的。 当然,这三万多人虽然早前便是军队,但他们的劣势也很明显。首先,整编之前的所谓南掌御林军战斗力并不强——原历史上这支军队在比亚觉公主的指挥下,的确一路从东南打进了万象城,推翻了乌巴律的统治。但问题在于,缅甸军队一来就镇压了他们,可见实力也就那样。 另一个劣势就是武器装备和训练,武器装备没得说,整编过后的万象警备军虽然所受的重视程度依旧是南疆最低的,但毕竟作为警备军,各单位步兵的装备还是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火枪和冷兵器都是配备齐全了的,他们少的除了一个镇的编制之外,主要是独立炮营、独立马营等镇直属部队比其他镇的比例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