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第282章 宫里宫外(卌一)汤阴之伏
四日之后,京师已经进入春节氛围,但河南最北端的彰德府中却有一批人顶风冒雪暗伏于汤阴县临河渡口不远处。 汤阴此地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居住。夏时,夏帝廑(胤甲)、孔甲将夏都定于后世汤阴县东三十一里的西河村。孔甲还在此处作了《破斧之歌》,成为“东音”(东方音乐)的开山之作。 此后汤阴一直处于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区,到明代时属河南彰德府,是河南在黄河以北的三府之一,与北直隶的大名府基本处于同纬度。 在地形上,汤阴县以平原为主,东西修长,南北狭窄。西为太行山东麓丘陵,东距县城约二十里处,势跨浚、汤两县之火龙岗纵贯其间,其余皆为平原,属太行山麓的洪积——也就是冲积平原。 平原地带一般而言并非是设伏的好去处,但汤阴县之所以叫汤阴,是因为汤水横贯,有着由北向南的行者在过了安阳之后,今晚凌晨可能还有一章,不过即便能赶出来大概也会很迟,大家不必等,明早起床看看有没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