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第1151章 差不多
但是李元昌上课的学堂跟李震不是一起的。</p>
李震他们要学的东西,比如今李元昌所在的课堂,更深奥一些,等到来年,他们学堂里的孩子才会学习今年李震他们所在的学堂教导的东西。</p>
听书院的学生说,这是书院里定的年级。</p>
年级不同,要学的东西不同。</p>
启蒙为一年级,第二年升二年级,以此类推。</p>
若是学的快,读书进度快,两年读完三个年级,也不是不可能,是否跟得上高年级的课程,也是由先生评判。</p>
但是李元昌不解的是,李震在这里读书,关程处弼和尉迟宝琪什么事?</p>
长安城里又不是没地方让他们读书,以他们两人的家世,又不是去到更好的书院里。</p>
等会儿,更好的书院</p>
那就是国子监了</p>
想想那两个人,可能,他们进国子监,还真需要求皇帝的恩典。</p>
至于更好的书院</p>
李元昌自己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p>
长安城里的确是有不少读书的好去处,可是跟这庄子上的书院比起来,好像还真不如这里。</p>
至少这里,地方大,开设的课程多,至于教书的先生,比起长安城里的那些“名师”也不遑多让。</p>
陆德明是国子监的博士,而在这里大多数的教书先生,都是陆德明的朋友或者是门生,学问方面,真不比长安城里的人差。</p>
只是这些先生,以往不在长安,教学生方面,名声不显而已。</p>
如果说与国子监相比较起来,教书的先生们且不说,就这边的环境,甚至还比国子监要好一些。</p>
至少,这里食堂里的饭菜可比国子监里的饭菜好吃多了。</p>
再说回先生的话题。</p>
陆德明便是放在国子监当中,也是掐尖的。</p>
而其他先生,也不差,师承陆德明的有好几个。</p>
虽然说不是国子监的博士,但国子监博士也只是一个官职,一个名头而已。</p>
他们若是出仕,入朝为官,做一个国子监博士,也足够。</p>
尤其是几个五十来岁的先生。</p>
这书院当中,还有图书馆,图书馆中的藏书,大多都是从宫中抄录过来的,也不少。</p>
甚至有的书,国子监当中也未曾有。</p>
李元昌越是想,越是觉得,这庄子上的书院,过于低调了。</p>
好像,真的没有比国子监差到哪里去。</p>
无非就是书院里学生的出身,他们的身份,比不得国子监的学生。</p>
这里的孩子们,都是普通人家出身。</p>
而国子监的学生,都是高官显贵家出身,本身,那里就是一个圈子,在那里读书,认识到的同窗,就是他们的人脉。</p>
做官,在官场上,在长安城。</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