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荒年之情系四道沟第123章 赶年集(二)
不说卖香料的大叔,有了韩昭昭做代言人,不大工夫就遭到旁观众人的哄抢,很快卖断货。 单说韩昭昭背着布袋子在大集上走了一会儿,就感觉不对头。 人太多了,空手挤还行,背着个大布袋子,就好像进了滚筒洗衣机。 被人拥过来挤过去,往哪走都有些管不住腿脚,把握不住方向的感觉。 “大爷,借过借过,我从您摊位上迈一下!” 韩昭昭瞅准旁边有条胡同,跟人地摊主人招呼一声,跨步跃过摊位,向着胡同奔去。 走了五六分钟,观察到旁边没人,她躲在一家门洞下,把碍事的布袋子收进空间,背着背篓重回集市。 看见有卖柿饼的,金黄的肉、雪白的糖霜,过年围炉烤火当零嘴,这是她爱吃的,买! 有卖咸鱼的,她上手翻了翻,又拿起来闻了闻,嗯!原生态,没喷过敌敌畏的咸青鱼、咸鲅鱼。 锅底只需要放一点点油,洗干净干煎或一点儿油不放直接干焙,就馒头窝头或饼子,倍儿香倍儿下饭,买! 成捆的干海带,叶片宽大肥厚,叶面布满一层甘露醇白霜,无沙无泥应该是人工挂晒的。 加水泡发后,开水一焯,或炖骨头或放蒜泥香醋食盐凉拌,既美味又能防治碘缺乏症,买! 个大微黄、干净响干的虾皮,是海里自然生长人工晒干的,可以直接生吃。 回家无论是凉拌、炒菜、煲汤、包个韭菜鸡蛋虾皮素馅儿饺子,还是白菜虾皮馅大包子,营养鲜香又补钙,买! 咦?韩昭昭发现竟然还有卖生葵花籽的,过年了她还没准备这种吃瓜唠嗑必备零食呢,这个她空间里没有,买! 南方来的桔子,红彤彤的颜色,皮薄汁多,在摊主的热情推荐下,韩昭昭捏了瓣样品尝了下,略有些酸! 没经过改良的老品种,桔味十足!买! 隔老远就闻到了浓浓的香蕉甜香味,这水果老太太爱吃,买! 橙子个大皮厚不好扒,这年代不如桔子在北方市场受欢迎,才三毛一斤,韩昭昭都替商贩们担心,能不能赚够运费,这东西稀罕,买! 韩昭昭边逛边买,早就把小三子忘到了九霄云外,还没走到头,背篓沉甸甸的,已经又满了。 “借过借过,劳驾您往旁边让让,我打您摊位边过一下!” 韩昭昭旧技重施,找了个旁边的小巷子,又离开集市去转移背篓里的年货。 腾空背篓后,她又回来了! 边走边逛,她心里边盘算,嗬!不算不知道,年集才逛了不到一半,她已经花出去五十八块钱了。 而且买到的还大多是没啥大用,一般人家可买可不买的副食零食和水果。 有点儿败家了! 韩昭昭决定,接下来手得紧着点了,不能把后世的坏习惯带出来,家里没有的,她看到啥都想往家划拉。 这是毛病,不好,很不好! 用她奶的话说,这就没个过日子的样儿,她这个花钱法,家里就是有只兔子驼钱也驼不上她花! 说不花钱,就真不花钱! 一路走过,有卖烤地瓜的,热气腾腾,又香又暖的味道直入心脾。 韩昭昭吞咽着口水,她空间种出的地瓜比这好吃多了,尔等人间凡品,是引诱不了我的,不买! 有扛着草把子卖冰糖葫芦的,红彤彤的大山楂,外面裹着层晶莹透亮的糖衣,在冬日暖阳照耀下闪闪发光。 她看了一眼又一眼,艰难的别过头,这玩意她也会做,熬出的冰糖嘎嘣脆,不买! 有支了大锅,现场炸麻花炸馓子的,油香面的焦香飘出老远,每个经过的人,都暗暗吸溜着口水。 韩昭昭咕咚咕咚快速吞咽着泛滥的可疑液体,捂住口鼻快走几步越过炸货摊,嘿,用的是菜油炸的,味道还差了点儿,没花生油香,不买! 路过一家卖年糕的,糯米香大枣香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化学效应,勾人得很! 更有意思的是,他家还卖驴打滚,豌豆黄,糖耳朵,艾窝窝,买的人不少,看着应该很好吃。 韩昭昭犹豫着,买……还是……不买?脑袋在斗争,脚却有了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觉排上队了。 她这还没做好决定,回头一看,好嘛!身后已经排上六个人了。 排都排上了,这时再退出来好像有点丢份儿! 要不然,多少不拘买点儿尝尝味道咋样? 瞬间,她就下定了决心! 都是吃食,过年应个景,又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吃啥不是吃呀! 何况还可以让她奶当供品,买! 称了二斤年糕,过年了,买双不买单!称了一斤驴打滚,一斤豌豆黄,半斤糖耳朵,半斤艾窝窝。 几样糕点最贵的是年糕,才五毛钱一斤,少的才三毛到四毛五一斤。 她买了五种,五斤糕点,还没花上三块钱,可能别人觉得贵,她却觉得很便宜。 在她的算法里,糕点肯定比粮食要贵好几倍,好像人家能挣很多钱似的,但是还得给人家算人工吧,柴火不花钱,也需要出工去山上砍吧! 大过年的,别人家都搁屋里烤火,人家忙里忙外,又是洗米又是蒸煮,还要置办家伙事,在大冷寒天里哟呵卖货,不挣钱谁干? 反正她是不干! 做糕点不容易,推磨、和面、定形、上蒸笼……里面道道多着呢!太麻烦! 花点钱吃现成的多好! 韩昭昭又返过头贴着另一边顺着人流往回走,有卖年画春联的,她家今年特殊情况,连续三年都用不着,不买! 有卖盘子碗的,她家近十年都不会添丁进口,不买! 再往回走,有卖坛子,大缸,瓦瓮的,被草绳捆了一道又一道,摞得高高的。 韩昭昭凑上前,不买,但不耽误她打听消息。 “大爷,您这大缸,坛子瓮咋卖的?”这个摊位是个架子车,旁边站着三个男人,有老有少,还有位中年人。 她询问的是那位中年人,一看三人之中他就是能做主的。 “你个小丫头,问价干嘛?问了你又不买,去去去,前边有卖花的,你去那,买朵花戴吧! 别挡着我们摊位前,这些家小伙什都沉得很,当心碰着你!” 可能是买卖不好,中年人有些不耐烦,两只眼睛不停的在人群中扫视,想发掘出个准客户。 “您咋知道我不买?关键是现在我买了也扛不回去呀! 您也是,卖大家伙,咋挤到集市中心来了,您该在集头上摆摊的。 人家想买的,买了也在人群中挤不出去,大腊月的,万一当街给(卒瓦cei)了,不管算谁的,多晦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