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开荒(一)(1/1)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穿越荒年之情系四道沟第134章 开荒(一)

在小三子强烈要求下,韩昭昭只好把开荒的计划提前了。 不过他们三人小团伙却没凑齐,牛小芸跟着她哥哥姐姐去河南老家了,今天干活的只有她和小三子两个人。 不过也无所谓,地还冻着,他们俩也只能干些捡石头清理杂草的活。 正月初八,小三子家的人也都去上班了,中午都在食堂吃,家里刚好也只剩下他一个人。 韩昭昭情况和他一样,早上送走上班的家人,两个人带着干粮背上水壶,扛着镢头提溜着柴刀镰刀就出城上山了。 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山谷,小三子翻过山梁就笑了。 “昭昭,看来你给两边山坡剃过头了!年前你家的柴火,不会都是在这儿砍的吧?” 韩昭昭很是自得,“怎么样,是不是视线开阔了许多? 更关键的是,这样化冻后,我们开荒就简单多了,在谷底种庄稼,也不会被遮挡阳光。 走,我带你看看我选好的地,可肥沃了!” 韩昭昭领着小三子盘旋而下,一直走到谷底。 “这两边的山坡石头不多,土也很厚,清理清理,应该也能种庄稼吧?” 小三子是见猎心喜,看看哪儿都能长出粮食。 “可能不行,坡度太大了,存不住雨水,几天不下雨,就给旱死了。 不过我想过了,咱们种其他的品种。这些平缓点的地方,种荞麦。 这些陡坡上,咱种蓖麻。去年秋天我清理了这么大片地方,总不会白干,不能让地闲着。” 小三子还真没见过荞麦什么样,也不懂蓖麻的价值,他只知道蓖麻油能吃能点油灯,还真不知道在京城也可以种植,更没有见到过蓖麻长什么样子。 不过,听韩昭昭说的头头是道,还以为都是韩奶奶教的。老太太种了一辈子地,种地的经验肯定很多。 他们没有种植经验,听指挥就行了。 韩昭昭说什么他答应什么,根本不会提任何意见。 从正月初八开始,两个孩子天天往山谷跑。 清理杂草,捡石头,一小片一小片的清理着谷底的土地。 中午饿了,就支几块石头,随手一划拉,遍地是柴火,点堆火,馒头包子用树枝一叉,架火上一烤,喝着背上山的水,感觉吃的倍儿香! 韩昭昭腹诽:能不香吗?干活多了饿得快,饿急眼了,啃鞋底子也香! 更何况,他俩吃的干粮看着黑乎乎的,其实是空间产的全麦面掺上黄豆面蒸的。 包子更是用空间种的白菜萝卜调馅,加了空间花生打的花生油,生吃都香,更别说做熟了呢! 没看小三子自打跟她上山开荒,饭量都涨了。以前每顿能吃两个包子或馒头,现在可好,一顿能炫五个! 韩昭昭寻思,如果不是她有空间种的粮打底,再加上她也不少吃,就他俩这个吃法,十几天就能把她家的口粮份额给炫完。 不过给小三子吃点儿她也不心疼,这孩子知道感恩,有啥事都会护着她,说是和她是发小,其实对她比对他两个哥哥都亲。 没上学前,小三子几乎长在韩家,老太太也不拿他当外人,真拿他当自家孩子对待。 而且,韩昭昭自己也喜欢这孩子! 年龄这么小,开荒这么累,连着干了好几天,连哼都不哼一声。 这孩子,太出乎她预料了,能干能吃苦,性格又乐观,韩昭昭准备把他培养成真正的好帮手! “昭昭,说了多少遍了,石头放着我来搬,你管着割这片杂草。” 韩昭昭正撅着腚掀地里的石头呢,另一头的小三子看见了,扔下手里的石头跑过来,拉开她弯腰就要去抱石头。 韩昭昭赶紧拦住他,“别动,下面还埋着半截呢,你可抱不动。 别把腰给伤了,你起来,我再用蹶头掏掏旁边的土,不行用棍子慢慢往边上撬。” 两个孩子挖出大石头,捡出小石头。捡到的石头全垒到地边上,渐渐越垒越多,形成了一个坡坝。 谷底的土非常厚,特别大的石块,他俩弄不动,就绕开这地儿,把周圈的地收拾干净。 开荒地就这样,想弄成大块的平整土地不太可能,需要填坑整平,移动太多的土方。 他们两个半大孩子可办不到! 只能分片分割,根据地势高低规划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干了四天,才整出个大致的形状。 往高处站立,俯视谷底,他们俩很有成就感。 像前世孩子们玩过的拼图,没有什么方正的地块,大的有半亩,小的有五六个平方,间隔着大堆小堆的石堆,还挺好看。 小三子特别不满意,“要是家里的大人能来帮忙,咱们可以把地整得更整齐点儿。 现在这样,大的大,小的小,圆不圆,方不方的,真难看!” 韩昭昭和他看法不同,“你做梦呢!这事咋能让大人掺合,被人发现,万一给扣个占集体便宜的帽子,他们工作还能要吗? 咱们小孩没事,小打小闹的,不容易被人发现。 就是发现了,能拿咱咋样,反正也不能开除咱俩京城户口。 你就是毛病多,我看挺好的!高低不同,大小不同正合我意。 你想像一下,等咱种上不同的庄稼,到了夏天,浅绿、深绿、高的、低的、开花的、挂果的,各各不同,多好看呀! 还有最大的一个优点你连想都想不到!” 小三子被安慰到了,想想也笑了,是啊,现在光秃秃的露着褐色的地皮,旁边大堆小堆灰褐色的石头,是没啥看头。 可等种满玉米、谷子、地瓜、南瓜等庄稼,想想就很满足。 到秋天就可以请等着收粮食了,他家就能顿顿吃上纯粮食的干粮。 “地块小有啥优点?你看城外的大田,都是大块的,种满粮食一眼望不到头,多壮观! 昭昭,咱开的这些地都种满,能打多少粮食?” 韩昭昭估了估,“咱俩这几天整出来的也就有两亩地,都种上,大约能收四五百斤粮食吧! 不过也说不准,头一年开荒,施肥,下种,管理,事还多着呢! 还得看今年的老天爷,给脸不给脸,风调雨顺的话,五六百斤往上也说不定。” 小三子半点儿没被打击到,斗志昂扬地说:“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开学了,只能星期天来干活。 趁着没开学,咱再把下游那片地给清理出来,那片地不小,弄好了也够两亩地,那咱到秋天就能多收四五百斤粮食。” 韩昭昭想笑,这小三子,她还真没看出来,心还挺大! 手上磨出了一手水泡,还咬牙干呢!她想对他说:小伙子,两亩地?你想多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