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荒年之情系四道沟第146章 老无赖遇上小无赖
它们不但吃农田里的害虫,森林、草原、山川,甚至极端气候下的荒漠里,它们也在努力的帮人类不停的消灭各种连人类都无法治理的害虫。 人类一年到头还能过年休息几天呢,这些鸟类,年头到年尾,可是一天假期都不带有的,全年无休,一直奋战在治理害虫的第一线。 哎!说起来,麻雀对人类的贡献真不少! 后世就有农业专家为它们正名,麻雀是“益鸟”! 一只麻雀一年可以吃掉一万五千多只昆虫,在捕食害虫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有它们的存在,有助于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此外,麻雀还参与了植物传粉,种子传播等生态过程,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发展。 它们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以昆虫和草籽为食,有它们在,不但防止虫害泛滥,也控制了农田中野草的蔓延。 呵呵,这时候捕鸟捕得欢,以后生态发生变化,人类再来后悔就晚了! 小小的麻雀,在大自然生态平衡中,可是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一环! 谁打破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被大自然狠狠的教训。 虽然没出门,她也能听到外面大街上的各种喧嚣热闹!各家房顶上,街边的大树上,高处的门楼上……到处都是人。 人们有手拿锣鼓的,有手持铜盆搪瓷盆的,有拿扫帚的,有拿弹弓的,有拿网套的…… 都在轰轰烈烈的捕捉麻雀! 现在的人太盲目,爱跟风,只要有人挑头,不管对不对,冠以政治任务的名头,人们连是非都不分,就会挥舞着大棒向前冲。 这太可怕了,韩昭昭内心瑟瑟发抖,这是个缺少理智的年代! 她锁上门,手里拿着扫帚,兜里揣上弹弓,出去走走过场,却发现了更令人震惊的事情。 城里竟然还有人在放鞭炮,像过年似的,到处都是鞭炮声。 其间还掺杂着鼓声锣声喇叭唢呐声,更甚至,还有令人心惊肉跳的枪声。 对!就是枪声!韩昭昭听大伙兴奋的议论,为了打麻雀,部队竟然出动了神枪手,击毙天上飞掠而过的麻雀。 一颗子弹换一只麻雀,那些麻雀身价真贵! 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在地上弄出巨大的动静,惊扰麻雀,不让它们落地。 据说这样让麻雀一直在天上飞,能活活累死它们。 哎呀妈呀!人类简直太凶残了,这么损的招都能想的出来。 大家都说这是四川人民传授给全国人民的绝妙招数。 人家四川有些地区,已经做到了天上看不见一只麻雀飞,耳朵听不见一声麻雀鸣叫。 真正做到了把麻雀捕灭绝种! 她不得不承认,四川人民果然很猛,不能惹,真的不能惹! 广东是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来,人家四川是连一只麻雀都飞不出来,谁比谁厉害,一目了然! 转悠了一圈,韩昭昭混入小孩群里,瞎跑半天,一弹没发,一只麻雀都没打到。 薛英笑话她:“韩昭昭,你咋一只麻雀也没捉到呢?笨死你得了! 你看看我,我还捉到八只呢!”她扬起手,好嘛!竟然是一串麻雀,全部用麻绳系住腿,串成一长串。 先前她挂在脖子上,她都没发现。 “这能怨我吗?麻雀还没落地,我扫帚没等拍下,就被别人扑上来抢走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就你那小短腿,这些麻雀也不是你自己抓的,还不是你哥你姐跑得快,他们俩个抓的。 我才不跟你比呢,我又不傻,一个人怎么会抢得过你们兄妹仨。 你们也不是凭真本事抓的,也全是跑的快,满地下捡的漏吗? 我抓麻雀不如你们,我会抓老鼠。你们咋不和我比比谁抓的老鼠多呢? 哼!我回家了,等晚上的,我今天晚上不睡觉了,专门抓老鼠去!” 说完,气鼓鼓的转头就要回家。心想:可有借口离开了,打啥麻雀,真不想跟着他们作孽。 薛士奇听到两个女孩斗气,呼哧带喘的从队伍前面跑回来,“韩昭昭,先别走,把你的弹弓给我留下,反正你也用不上。” 韩昭昭:“你说啥?我咋用不上?我花钱买的新橡皮筋,专门为打麻雀造的弹弓,凭啥给你? 不给不给,刚薛英还嘲笑我一无所获呢,我要和你们分开,自己找地方去打麻雀。 把自己的弹弓给你用,我岂不是资敌,你看我有这么傻吗?想用自己花钱买皮筋自己造去!” 造孽哟!你们杀生是你们的事,我可不想当你们的帮凶! 韩昭昭坚决不借,扭头就跑了。 却不想回家的路上,一连捡到四只失力落地的麻雀。 它们小小一只,双脚朝上躺在地上,两只绿豆般的小眼睛,圆溜溜的大睁着望着蓝天,死不瞑目! 韩昭昭紧跑一步,抢在一个老头的前面又捡起一只麻雀。 “小丫头,放下,这是我的!”老头晚了一步没抢到,大声吆喝道。 “什么就是您的?老爷子,明明这麻雀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先捡到的,咋就成您的了?” 老头穿一件盘扣灰色褂子,下身深蓝色裤子,脚下蹬一双灰扑扑的缎面千层底布鞋,全身上下一个补丁也没有,留着山羊胡,挺精神的一老头。 “怎么不是我的,这只麻雀我跟了一条街了。我早发现它飞不动了,它在天上飞,我在地上追,就等它插翅难飞,掉下来呢。 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了追这只鸟差点摔跤,我容易吗我? 你一个小孩儿,腿脚又没毛病,没有这一只,可以再找下一只。 天上的麻雀还有那么多,机会多的是,怎么好意思和我一个老人家争呢?有点尊老的觉悟行不行? 不是我不讲理,今天这鸟必须归我,我今儿个是再没力气去追第二只鸟了!” 嘿,这老头,有点儿意思!嘴巴还挺能说,像小三子的年老版! “老爷子,您要这样说,那这鸟还真不能归您。 这只麻雀,从它在蛋壳里刚出来我就盯上它了。您知道吗,这鸟就住在我家屋檐下,打从开始认食,就吃的我家粮食。 您看它一眼就归您,这道理搁我这儿可说不通。它现在一岁半了,看到过它的人,没一千也有八百了。 都像您似的说归自己,那来认领的人,还不排队排到天安门广场去?” 老头子被韩昭昭这番话都给逗笑了。嘿,这小丫头,怪有意思的,小嘴叭叭的,半句不让人。 说她强词夺理吧,她还会顺着他的话茬给他挖坑。 真没想到,还有人比他还能白话,这丫头,典型的脸皮厚胆子大,嘴皮子还溜。 有意思,真有意思,和他是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