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震惊牛大爷(1/1)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穿越荒年之情系四道沟第166章 震惊牛大爷

在场的大人,只有老太太老神在在。自己的孙女,只有自己了解,绝不会做出什么偷鸡摸狗的事来! 自打开春,只要天气好,这孩子几乎不着家,天天去山里种地干活,这才三四个月,鞋底子都磨坏了两双。 手上的厚茧更是削去一层又长出一层,哪里还像小孩子的手掌? “你们别板着个脸了,自己生的孩子啥心性,自己个没数? 你们不相信孩子们,我相信!看看他们手上磨出的茧子,你们就明白了,他们可没少受累出力。 他们都是好孩子,体谅家里困难,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硬生生从荒山野地给抠出粮食。 这大半年,你们谁见他们出去玩了? 他们还这么小,就知道为家里分担,孩子们这么懂事,你们呀,偷着乐吧!” 钱大娘抓起小三子的手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厚茧比她还多,她心里一酸,眼圈红了。 她的小儿子,真长大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家忙着娶媳妇照顾孕妇,还要上班,不知不觉忽视了孩子。 他不但没有埋怨父母,还想着为家里分担困难,她呀,太不应该了! “儿子,妈错怪你们了!”钱妈妈心有歉疚,却无法说出口,只能牵着儿子的手,一下一下抚摸着他的后脑勺。 小三子被他妈给整得都害羞了,平时油嘴滑舌的,现在给整不会了。 “那个,天不早了,明天还要上班上学,咱们赶紧把土豆运回家,也好让韩奶奶早点儿歇着。” 牛妈妈也不好意思的笑了:“对对,这么多土豆,赶紧弄回去,还得放地窖,韩大妈,今儿我们就先回家了!” 牛爸爸说:“山上剩下的土豆,昭昭小芸你俩别着急,明天下午,我请半天假,帮你们运回来。” 老太太嘱咐他:“孩子们开荒地,这事可不能摆到明面上。 你们管好家里人,千万别出去乱说。正义,你也不用请假,不然单位问起来,这事不好说。 双喜出差不在家,你呢,这次就多出把子力,明天下了班早点回来,加个夜班,帮孩子们把土豆运回来。 白天,咱们大人能不掺和就别掺和,被人发现可说不清楚。” 牛大爷一听就明白了,“行!这事儿听您的,就这样办吧!” 瞅着胡同里没人,两家人偷偷摸摸连夜把分到的土豆运回家。 等他们都走了,韩昭昭和奶奶商量,“奶,咱家的土豆不放地窖里吗?” 老太太有主意,“后院种的土豆子,全在地窖里,还有一百多斤呢!不能再往里放了,吃不完就烂了。 今儿晚上咱晚点睡,先把土豆全洗了放大锅里蒸出来。 明天我晚点去上班,全给切了晒屋顶上。 我看过了,这两天都是大晴天,两天就能晒成土豆干。 等晒干了装地下室藏起来,能吃两三年坏不了。” “行,听您的!” 祖孙俩忙活半宿,又是洗又是蒸,连续蒸了三锅,才把这一百多斤土豆给蒸熟。 装筐子里搁游廊下晾着,她们这才上床睡觉。 韩昭昭进了空间,喂了鸡鸭鹅和猪羊,打了一套拳,又洗了个澡,出空间一头扎在炕上呼呼大睡。 第二天早上起床,她奶早就把土豆给切成片了。吃过早饭,韩昭昭帮老太太把土豆用篮子提到屋顶,摊开晾晒,九点钟祖孙俩一起出门。 老太太去上班,韩昭昭和牛小芸继续去地里刨土豆。 两个女孩子干了整整一天,中午草草烤了四个土豆,都没顾得上休息,到下午两点,终于把土豆全给刨出来了。 等她们装完袋子,牛大爷带着牛小民牛小莲和小三子来迎她们了。 看着一大片的庄稼,牛大爷都傻眼了! “这……这些……地,全是你们开的荒?” 五个孩子齐齐点头:“是我们开的,也是我们种的。” 牛小芸、小三子更是骄傲的指着地里长势旺盛的庄稼,“您看,那些芝麻,全部都是新品种,荚长的多稠! 那几块地,全种的玉米,您看,每一株几乎都长了双棒! 那边,种的是花生,长的多好,果针扎的可多了,虽然看不见地下的果实,现在也能看出来,产量肯定也不会差。 还有,那两块地,种的是地瓜,长的也不错! 还有还有,那一块地里种的是谷子,那一块是高粱。已经抽齐穗了,看谷穗的大小,收成应该也挺好。 噢,对了,谷子地里,还间种了绿豆和红小豆,昭昭和小芸已经摘过一茬了。 那片黄豆,叶子已经变黄,再有个一星期,应该也能收了。 您看看,豆荚结得可稠了,我们估计,最少也能打一百多斤黄豆。” 牛大爷眼睛都使不过来了,随着小三子他们的手指,四处张望。 哎哟喂!谷底满目葱绿,山坡上开满黄花,好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他心里又是喜悦又是惊恐! “那山坡上种的是啥,开黄花的,不会是一坡南瓜吧?”哎呀妈呀!这事好像有点儿大,孩子们悄没声的,没想到给他们整出这么大活! 这要是被处人发现了,往小了说是个挖社会主义墙角,往大了说可能会被定性成侵占国家公有土地! 这要是牵扯到家里人身上,轻者可能会让他们丢掉工作,重则会被抓起来! 牛大爷心里翻江倒海,惊恐不已! 而五个孩子却得意洋洋,牛小芸还搁那显摆,“那是南瓜和丝瓜,也有豆角,看那些高点儿的,是荞麦,更高些的,是蓖麻! 爸,昭昭说了,蓖麻可以抽麻,蓖麻子可以榨油,我们已经打听好了,也可以直接卖给收购站,国家大批量收购!” 呵呵,收了这些庄稼,他们既不用饿肚子,还能挣到钱,一年家里就能翻身,脱贫致富! 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牛大爷有苦说不出。 哎!孩子们也是饿怕了!都是正长身体的年纪,天天吃不饱,搁谁都急眼。 他们不怨恨父母无能,还能想办法自己动手开荒种地,往家里弄粮食,他真不忍心责怪他们。 再看一眼满山谷的庄稼,他也不得不说一句,孩子们比他们当父母的强! 牛大爷走到玉米地头,扒开一棒玉米皮,用指甲掐了掐,“上粮食了!这玉米长的真好,一株竟然结了两棒呢!” 走到谷子地边,抓起两穗谷穗,“这谷穗咋长这么长,得有一尺吧? 你们是咋找到这里的,这片地可真够肥的!” 心里却在盘算,谷子都弯腰了,高粱也红了脸,不出半个月,这些粮食都能收了。 他真替孩子们发愁,光粮食作物他们就种了十几亩,后期雨水跟上,怕是要收万把斤粮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