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鉴宝第124章 劝你不要累这心
“什么怎么看?”沈愈收敛心神反问了一句。</p>
裴玉琴温婉一笑:“我的意思是说,你能看出此画出自哪位名家笔下吗?”</p>
沈愈把手机led手电筒关掉后苦笑一声:“我上哪看去啊,佚名画之所以叫佚名画就是因为没有作者署名,也没人在现场看到原作者作画,所以根本无法断定。</p>
“你是做拍卖行的,自然知道很多佚名画后边都带个‘传’字,为什么带这个传字?就是传说,传闻是某位名家画的,不能百分百确定,多多少少的都存在一些争议。”</p>
裴玉琴眨了眨眼:“若是从作品风格或者说画法渊源上看呢?”</p>
沈愈摇摇头:“此画除了一个画名外,鉴藏章全是些无名之辈的,根本就毫无头绪。</p>
“目鉴这东西也不太保准,毕竟一个人一个看法,我觉得好的,你就未必,并且以假乱真的画太多了。</p>
“比如清初四王,就是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以及王翚,他们全部都是高寿之人,本身绘画水平更是相当高超,而且最爱仿古,到了中晚年,他们仿宋元名家的画作,单从绘画技艺上讲已不在原作者之下。</p>
“甚至去其弊端,已经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你说这怎么分辨?</p>
“还有,单从画风,马远与马麟,周臣与唐寅分的清楚吗?也分不清楚!</p>
“赵左与董其昌的作品分的清吗?也很难。</p>
“那能不能断代?”裴玉琴追问个不停。</p>
沈愈叹了口气:“断代?也有些难!”</p>
“鱼龙画在历史上难道有很多人画吗?”</p>
“当然!鱼龙画始于三国时期,汉末名臣徐邈便是善画鱼龙,其丹青之艺出神入化。</p>
“到了东晋则是有书画号称江左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