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极品翡翠朝珠(2/2)

作者:捡漏不捡钱

古玩之金瞳鉴宝第228章 极品翡翠朝珠

沈愈只看了一眼就在心中暗暗赞了一句,“好一串大开门老坑种的翡翠朝珠啊。”</p>

</p>

这是一串老坑冰种正阳绿翡翠朝珠。</p>

总体长度大约在140厘米上下。</p>

翠珠呈圆珠状,以石青色丝绳串结。</p>

珠子颗颗圆润饱满,每颗的大小几乎一致,珠径达14厘米。</p>

沈愈站的有些远,走了几步来到近前。</p>

在近处看,这些翠珠色泽水润,翠绿浓艳,乃是实打实的冰种阳绿翡翠。</p>

若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美玉无瑕。</p>

不过让人惊奇的还在后面。</p>

此串朝珠,其翠珠每隔27颗就会间穿一粒大珠。</p>

大珠共有四粒,此珠与其它翠珠不同,称分珠或者隔珠,亦叫作“佛头”。</p>

每一分珠两侧又各附红珊瑚伴珠一枚。</p>

在珊瑚伴珠的衬托下,分珠之色泽顿时与其它珠子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p>

其绿色更加的饱满浓艳,堪称晶莹剔透。</p>

“这串朝珠的分珠竟然是玻璃种正阳绿的?”吴老与景水阳异口同声的说道。</p>

沈愈也是连连称奇。</p>

没错,这串朝珠的四颗分珠真的是玻璃种正阳绿的,可说是极其罕见的珍品。</p>

“实物大家看到了,我之前说的是高冰种正阳绿,其实算是折中的说法。</p>

“此串朝珠,分珠为玻璃种正阳绿,串珠为冰种阳绿,我若全部说玻璃种算我吹牛,说冰种呢也是不对,所以才有了刚才的说法。</p>

“朝珠通常由珠串、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等部分组成,大家也看到了,全部无瑕疵。</p>

“诸位都是收藏界的顶级藏家,我这半路出家连收藏爱好者都算不上的给大家提鞋都不配这样,现在就辛苦一下吴老。</p>

“请吴老帮我讲一讲吧。”</p>

李海洋开始向吴老卖好。</p>

很明显,他这串朝珠的最终目标客户就是吴老。</p>

吴老倒也没推辞,也没有倚老卖老,很痛快接过李海洋的话继续说:“制作朝珠的材质不多,但也不少。</p>

“但有一点,都是极为珍惜的东西。</p>

“有东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玛瑙、碧玉、水晶、青金石等等。</p>

“多以明黄,金黄,石青色等诸色绦带为饰。</p>

“绦带大家可能不明白,说白了就是穿这些翡翠珠子的绳子。”</p>

吴老年纪大了,不间断的说话会有些微微气喘,讲到这里他接过李海洋递过来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p>

陈广南适时的拍了一下马屁,“吴老若是不说,我还真不知朝珠有如此多的讲究,这次没有白来,真是大开眼界啊。”</p>

沈愈在一旁忍不住笑了笑,陈哥这马屁拍的太简单直接了,一点水平都没有。</p>

不过从这点看,他是知道吴老身份的。</p>

果然,吴老马上瞪了陈广南一眼,一副你小子少拍我马屁的样子,“在清代,朝珠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戴的,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所用朝珠材质和绦色都有一定的区别。</p>

“可说等级森严,一点也不能逾越。</p>

“顺治时,朝珠只有宗室才可以佩戴。</p>

“康熙时,除皇族宗室外,文官四品以上也可以戴。</p>

“雍正时,只要不怕死,愿意戴就戴。</p>

“直到乾隆朝,才开始明文规定朝珠的佩戴品级。</p>

“皇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朝珠除了不能用东珠外,其余材质皆可用,穿珠的绦带更是可用金黄绦。</p>

“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所用朝珠材质同上,但绦带颜色需要降一级,只能用石青色的绦带。</p>

“其他朝臣,文官需五品以上,武官则需四品以上。</p>

“奉恩将军、县君额驸。</p>

“京堂翰詹科道侍卫,就是军机处,翰林院,大内侍卫,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这些衙门中品级不高的官吏也可以用。</p>

“但有一定的规矩,比如国子监,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虽然允许佩戴,但只是在庙坛执事及殿廷侍仪时才准用,平时在公署办公时是不许用的。</p>

“另外,五品官以上的浩命夫人也可以佩戴。”</p>

吴老这一番话,众人听的是津津有味。</p>

只是吴老说到这里却是突然顿住,反而对沈愈道,“小友,下面的不如你来补充吧?”</p>

一时间屋内众人的目光都望向了沈愈。</p>

喜欢古玩之金瞳鉴宝请大家收藏:()古玩之金瞳鉴宝。</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