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董其昌的摹本(1/2)

作者:捡漏不捡钱

古玩之金瞳鉴宝第332章 董其昌的摹本

这是一副巨幅双拼墨笔山水画。</p>

绢本,淡设色,纵约两米,横约一米,没有题款,有钤印两方。</p>

此画给人的,也太不用心了吧?”</p>

“是啊,人家真迹上还有董其昌的题跋呢,这上面空空如也,造假如此的不用心,走了,真没劲!”</p>

“你说你弄谁的不好,弄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宽的假画,这种宗师类的画作,也是可以随意模仿的吗?”</p>

围观的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抱怨起来,更有几位直接拍屁股走人。</p>

看到卷轴画的庐山真面目,沈愈也是乐了,不怪围观的人们有怨气,这幅画的内容与北宋三大家之一,华夏画史上殿堂级大师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一般无二。</p>

《溪山行旅图》真迹有无上神品之称,是保存在着名大博物馆中的,那这幅画自然是赝品。</p>

有围观的路人气愤不过:“老爷子说好听点你这在哄骗大家伙,要是严重点,你这就是诈骗啊,这不同于那些拿个旧瓷器说是唐寅夜壶的,因为谁也没法证明到底是不是唐伯虎用过的。</p>

“像这种传承有序并被博物馆珍藏的字画,你拿一副赝品到市场里来卖,这不是当大家是傻子吗?”</p>

“这是套路啊,他前两件卖了高价,大家心里都认定数量太少了,并且真迹上有董其昌的题字,为楷书款: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董其昌观。</p>

“但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画本身是摹本,你也知道古代很多国宝级的字画都是摹本传世,所以咱们还得继续看看。”</p>

老头倒是无所谓,慢慢把画卷起的同时嘴里有一句没一句的嘟囔着:“原本以为楚州这地方是有识货之人的,哪知道全是一群酒囊饭袋,算了,画卖有缘人,小九咱们走吧。”</p>

老头一边小心翼翼的卷画,一边招呼了身后的年轻人一声,看样子将画卷好后就要走人。</p>

看上去很是木讷的小九也抱怨了一句,“都说楚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什么这些倒腾古董的连摹本都不晓得?况且这幅摹本乃是名人所绘,是值大钱的。”</p>

小九抱怨归抱怨,却是麻利的自身后的蛇皮口袋里取了两个画匣出来。</p>

“摹本?真是摹本?”</p>

摹本两字入耳,沈愈瞬间来了精神。</p>

当画就要卷好的时候,沈愈特意找个一个合适角度看了过去,只扫了一眼他心中就是猛的一惊,紧接着他的心脏开始剧烈跳动起来,好似要跳出嗓子眼一般。</p>

在他目光所及之处,一枚刻着“董式玄宰”的四字印章好似金子一般直接将他的双眸给锁住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再看起首章,竟然还有“画禅”二字。</p>

“董玄宰???”</p>

董玄宰这三个字沈愈可不陌生,不是旁人,正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董其昌。</p>

这位老先生书画双绝傲视晚明,对清代画家的影响更是大的很,清初四王全部受他的影响。</p>

官运亨通不说,寿元也长,一生中临仿古人绘画诗帖无数,其山水摹仿之技艺,着实让后人真假难辨。</p>

“这画若是董其昌的临摹作品,那真的可说是天价啊。”</p>

沈愈左右看了两眼,发觉周围只剩自己与裴玉安以及老头祖孙俩。</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