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古玩摊捡漏(2/2)

作者:捡漏不捡钱

古玩之金瞳鉴宝第356章 古玩摊捡漏

“老板,您这只鼻烟壶多少钱?”</p>

摊主是个挎着单肩包,四十岁出头的邋遢汉子,头发乱糟糟的跟个鸟窝一般,估计至少有半个月没洗了。</p>

不过很符合掏老宅子古董贩子的特征。</p>

很多人以为掏老宅子是个轻松活,其实不然。</p>

挨着都市的县城镇子早就被人趟了无数遍了,别说收古董,不被人设局被坑就不错。八壹中文网</p>

想收老物件往往得去远离城镇的地方,可以这么说,越偏僻的地方有真古董的几率越大。</p>

有人会问,穷乡僻壤的会有古董?</p>

还真就有!</p>

有不少元画甚至宋画都是在一些山中古村或者古镇人家淘到的,明清官窑瓷器也是如此。</p>

虽说大隐隐于市,但古代文人雅士想避世时往往还是选择山清水秀的山中。</p>

无它,就是求个安静!</p>

有些偏僻的山里的村子不通客车,客车只通到镇上,打车价格高的离谱,这些掏老宅子的舍不得花钱。</p>

而坐摩托车能颠的隔夜饭都出来,所以就是11路走着去。</p>

十几里山路走下来,脚都能磨起水泡。</p>

去了之后赶不上回镇上就得借宿山里人家。</p>

</p>

想洗热水澡?门都没有,能有盆热水烫烫脚就属烧高香了。</p>

说句心里话,沈愈对于真正鼓足勇气去交通不便的地方掏老宅子的同行是打心眼里佩服的。</p>

“客人您真是好眼力,第一眼就看中我这摊子上镇摊的宝贝,此物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此物我本不想卖,奈何现在家里缺钱缺的厉害,也只能把它拿出来卖了应急。</p>

“这样吧,如果您诚心要的话,您出六十万拿走。”</p>

“前提是一口价,绝不还价,上世纪在港岛苏富比拍卖会上有一件跟我这差不多的清代老翡翠鼻烟壶以四百多万港币成交。</p>

“看那品相还不如我这件呢,您要是不相信大可以拿出手机搜索一下,绝对是真事!”</p>

沈愈一听乐了,“老板,您家里之前不是卖古玩的而是开煤窑的吧?”</p>

摊主有些纳闷,“小兄弟这话怎么说的?我祖上往上数六代都是吃古玩这碗饭的。”</p>

沈愈面色一冷,“老板,您也太黑了,一件糯种菠菜绿的翡翠鼻烟壶你跟我要六十万?再说这也不是什么清代的,你家清代鼻烟壶上的字体是简体字?</p>

“还有,看壶身上的包浆,这件糯种翡翠鼻烟壶的成壶时间绝对超不过三年。”</p>

“嘿嘿!”</p>

对沈愈的讥讽摊主根本不以为意,反而呲牙一笑:“哎呀,今天这是遇到行家了,实话实说,我这件翡翠壶的种水不错雕工也好,您要是喜欢的话就给我六万吧。”</p>

沈愈点点头,“六万的价格还算合适,不过我买来不是自己用而是送人,所以需要档次更高一点的,就是不知道老板你这里还有没有比这件更好些的?”</p>

喜欢古玩之金瞳鉴宝请大家收藏:()古玩之金瞳鉴宝。</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