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鉴宝第388章 神秘的第二件拍品
“9号贵宾出价2700万,还有没有想加价的朋友?”</p>
再次回到贵宾席时,沈愈耳边听到的是《鉴古图》拍卖价格已经飙升到两千七百万的天价。</p>
董芸儿还没有回来。</p>
吴老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显然吴老对这幅画不怎么上心。</p>
而身后的买家们依旧是议论纷纷,甚至比正在举牌的买家还要激动三分。</p>
“我说几位,佚名画能拍到近三千万的情况着实少见,就算有黄公望的题跋也属高价了,毕竟上面只有黄公望写的十几个字,而不是黄公望亲笔所绘!也不知道这些有钱人是怎么想的!”</p>
“王兄此言差矣,说句心里话,古往今来大部分人买画无非就是看中个名气,有几个能看到画本身真正的艺术价值?实话实说,黄公望的亲笔题识,绝对值这个价!”</p>
“我同意老李的说法,一般来说能流传到现在的佚名画,要么是家中世代珍藏,要么是画工太不入眼,但凡有价值的佚名画多被古代没良心的古董商加落款钤印作伪出售了,这幅画能传到现在实属不易,值这个钱的!”</p>
“是啊,书画市场如此火爆,归根结底还是流传下来的名人真迹太少,并且真迹往往都保存在各大博物馆与收藏大家手里,对很多有钱无处买名画的人来说,碰到这么一幅字画也算走了大运,你我都是倒腾古董的,难道还不知道那些有钱人的心理?”</p>
听到身后这些人的话,沈愈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字画为古董之冠果然名不虚传,国人对古人字画的热爱可说是刻在骨子里的,祖父让自己学习字画鉴定是既有道理又有先见之明!”</p>
当然,对这幅画沈愈是不会有购买念头的,甚至都没有在脑中一闪而过,因为这种拿几千万去买的古董根本就不是他的菜。</p>
“诸位贵宾,巨幅绢本水墨鉴古图,虽是佚名但可以确定为明初字画,更是有元四家之首大痴道人黄公望的亲笔题跋,这种绝品字画绝对属于可遇而不可求,2700万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好物就是好物件,古玩行内人把古董也喊作物件,所以这个‘好物’可以理解成好的古董。</p>
伪好物的意思就是赝品中比较好的古董,但是一般来说专指字画与书贴。</p>
其实“伪好物”一词最早出自北宋。</p>
是宋四家之一,同时也是大书法家,大画家,顶级收藏家,古董鉴定家米芾对一件仿造大书法家钟繇《黄庭经》书帖的鉴定结论。</p>
那本《黄庭经》传说是魏晋时期最着名的大书法家钟繇的真迹。</p>
在宋代,这本《黄庭经》就价值连城,因为算起来钟繇的资历比书圣王羲之还要高。</p>
人们夸一个人的书法好就是夸其书法与钟王并列,其中这个钟字就是指的钟繇,而王则是指的王羲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