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扶上马
听到汪员外说掌握了林氏盐业走私的情况,不只是孙总管,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 本来气氛热烈的会珍楼三楼,就因为汪员外这句话,瞬间就鸦雀无声。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行业规矩,盐业也不例外。而汪员外这些话,就涉及到了盐业行规的问题。 盐商之间的竞争或者商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宁可打出人命,也轻易不拿“走私”来说事。 因为走私问题在大盐商当中,是非常普遍的情况。甚至可以说,没有不走私的大盐商,只是多和少的区别而已。 大家都不干净,所以就忌讳用走私来攻击别人,而且这样非常容易波及一大片。 在盐商之间的争斗中,一旦用走私问题做武器,那就相当于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了。 所以汪员外说出林氏盐业走私后,委实让周围的同行们震惊。 大家敬重汪员外你的为人,看在舍己救人的义举上,在这里跟着你一起喊喊口号,帮伱口嗨一下就行了。 捧你做个名头上的首领也没问题,难道还真要跟着你,去找林泰来玩命? 那林泰来是什么战斗力?手下多少兵马?若是和林泰来玩命,把自己的命玩没了怎么办? 如果林泰来打输了,还可以退回苏州继续当土霸王,而他们打输了,退路又在哪里? 最关键的是,击败林泰来又能有什么好处?难道还能去苏州接收林泰来的社团? 当即就有人说:“汪兄弟三思,不要为了区区一个林泰来,就随便坏了业内的规矩。 扬州盐业多一个林氏,还不至于动摇整体格局。” 这意思就是,实在不行就让让吧,犯不上拉着大家去拼个你死我活。 刚才经过煽动,已经热烈到激烈的反林气氛,忽然就开始降温了。 汪员外长叹道:“反抗不坚决,就等于是坚决不反抗。 如果只想着妥协和软弱,那么迟早会失去所有。 我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将来受害的都是诸君啊!” 席间众人默不作声,这次没有人回应了。 不像刚才那样,无论汪员外说什么,大家都跟着附和。 汪员外说完了后,就看向西商领袖孙总管和徽商领袖郑员外,“二人都是同业中的翘楚,认为我说的如何? 郑员外开口道:“孙兄年长为尊,还是请孙兄先说。 挑起林泰来这个话题的孙总管,已经开始后悔了。他也没想到,汪员外这样生猛,借着林泰来题大肆发挥。 而且孙总管隐隐感到,自己这个业界领袖的威望仿佛被夺取了不少。 汪员外的话虽然不现实,但至少是能帮人出气和发泄情绪。 作为领袖人物,孙总管的表态显然不能太过于极端。 想了又想后,孙总管这才开口说:“世人皆知,民不与官斗,这是极为有道理的老话。 汪兄弟这次受了委屈,我个人愿意捐助五百盐引,作为今后的生计。” 今天一直和颜悦色的汪员外忽然生气了,“我汪庆说这些话,是为了孙老兄这五百盐引么?” 孙总管假装继续劝道:“汪兄弟不要急,五百盐引确实微不足道,但还有其他同道在。 大家一起凑凑数目,虽然不能让汪老弟彻底恢复元气,但也能勉强维持了。” 这话暗里意思,似乎是说汪员外目的不纯,在这里闹腾就是为了要点报酬和好处。 汪员外忍无可忍的斥道:“真乃目光短浅之见也!全然不知我们的危机已经近在眼前! 孙老兄以为,林泰来只是林泰来一个人么?不,他代表的是苏州乃至于江南! 百年前,西人汇聚在扬州城,数十年前,徽人也开始在扬州城聚集! 而现在,以林泰来为代表的苏人也想来分一杯羹了,孙老兄还认为是小事么? 在当今内阁里,有两个苏州人!对他们而言,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时机?” 汪员外的发言,既高屋建瓴,又震耳发聩,让所有的人都震撼不已。 难道真有这样的趋势,只有最深谋远虑的人才能看出来? 孙总管:“” 扬州商人分成了西商和徽商两大商帮,自己才是西商这边的领袖。 在让汪员外再这样装下去,凭借着汪员外对西商的恩义,弄不好威望就要超过自己了。 正在这时候,突然从楼梯用涌上来一群人,当中的是个雄壮巨汉,还踏马的穿着官袍。 这个形象已经在盐商中深入人心了,就算是没见过的,也能认出这是林状元。 林大官人直接走到汪员外面前,傲慢的说:“我今日入城,找你说一下你女儿的事情。 刚才去了你家,却扑了个空,没想到你在这里。” 汪员外挣扎着说:“我那女儿年纪尚小,还想多侍奉” 林大官人的左护法张文上前叱道:“我们坐馆并不是来打商量的,而是命令你! 限你半个月之内把女儿出阁事宜准备好,而且至少五千盐引做嫁妆! 姓汪的别不识好歹,先前既然能答应你的条件,自然就有办法收账!” 听到这些,席间众人都暗暗感慨,汪员外实惨。 对方用的词是出阁而不是出嫁,而且这还是汪员外的独女,嫁妆五千盐引更是惨绝人寰。 林大官人慢悠悠的补充了一句:“我暂回苏州半个月,但是再到扬州时,希望看到我应该看到的人和东西。” 此后林大官人不再理睬汪员外,环视四周一圈后,又开口说: “看来席间都是盐业巨擘,我一直想把诸位召集起来座谈,但是一直没有机会。 没想到今天诸位都在这里了,正好我也借花献佛,与诸位说上几句话。” 汪员外拍案而起,高声说:“林状元还有什么招数,对着我来就是,我汪庆接下了,不必再牵连别人!” 林大官人哑然失笑道:“这是什么话,我可是带着全苏州的亲善而来。” 如果不是看着林大官人的实力,以及身边和楼下的百十条大汉,肯定就有人站出来反问:“知道亲善两个字怎么写吗?” 另外有些聪明人,却注意到了“全苏州”这三个字,又对照汪员外刚才的话,暗自心惊。 林大官人把汪员外赶到了一边去,就站在主座那里,面朝所有人说: “在我们苏州,往往要经过三四代人苦心经营,才能从小到大造就一个巨富。 而在你们扬州,经常是一两代人就能暴富,比如我们的郑员外,两代人就成了盐业领袖了,还有我们的汪员外,作为完)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