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我穷分手,我成曲圣你哭什么?第449章 收视率血崩暴跌
“难道真有黔驴技穷这个说法?” “这小品什么玩意儿?” “演的也太尬了吧。” “可不咋滴,平时压根不熟悉,走在电梯里连个招呼都不打的人,一下暴雨反而立马好的比亲哥俩还亲,我们东北那旮瘩都不敢这么演嘞。” “给我尴尬的差点抠出了三居室。” “我承认,面对困难,人与人之间会抱团取暖,但是这以前陌生的跟鬼一样的人,上来就比亲兄弟还热乎?” “自己都没食物吃了,怕陌生人饿着一点,咋想的啊?” “太突兀了,也太假了点!” “不能完全怪演员,剧本就有问题。” “剧情衔接和人物设定真拉稀。” “编剧你到底有没有了解过城市环境啊?”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现代生活的高压力是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之一。在城市中,人们往往面临着快节奏的生活、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以及经济压力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往往缺乏时间和精力去与邻居建立良好的关系,相反,他们更倾向于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上。” “编剧应该好好了解一下实际环境,写剧本不是由着脑子瞎写瞎想。” “没错,艺术是高于生活,可不是空中楼阁瞎搞一通。” “吴鸿翔老师估计也是想着用小品来倡导改善一下现在的邻里环境,结果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之前被毙掉节目的那三个小品大师在网上攻击一粒尘埃的时候,这个吴鸿翔可没少帮腔。” “确实没少帮腔,阴阳怪气大道理说了不少,把自己说的跟小品界第一人似的,结果打脸了吧?” “自己的作品这么垃圾,怎么好意思阴阳人家一粒尘埃的?” “停停停,你们这些一粒尘埃的粉丝真会抓时机。” “就是,别过度解读啊,一粒尘埃作品还没开演呢,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呢,别一会一粒尘埃作品更差,那就好玩了。” 一部小品,十几分钟。 可是却带来了网络上无尽的差评口碑。 再次用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 你带来好的作品,你用心表演,观众才会捧你。 你把观众当傻子,观众也不会卖你面子。 这里面,尤其是城市里的观众骂的最凶。 因为他们就是居住在城市里,对当前环境了解最深的人。 有的人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早习惯了。 可大部分人并不是,他们是上学毕业或者打工,最后留在了城市里。 他们也想改变这种邻里环境。 可是。 他们却根本无能为力。 这不是靠着个人无限去讨好,无底线去讨好就可以改变的东西。 毫无疑问。 从收视率暴跌和网络现实里口碑一片差评来看。 这个小品《阳台上的温情》算是失败了。 吴鸿翔翻车了! 而这个本届春晚首发小品的翻车,带来的后果就是 就是刚刚有了一点点起色的收视率,便再次疯狂下滑。 朝着一个低谷无限跌去。 与此同时。 后台导播室内。 整个导播室气氛凝重深沉,会场上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仿佛每个人都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所有人一言不发,坐在原地都不敢轻易动弹。 气氛越是凝重。 也没人敢去随便打破。 导播组全体成员如临大敌,严阵以待! 观众和导播组虽然都在实时参与节目。 可是他们却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 观众只要看的高兴,看的满意就好,根本不用想太多。 而导播组不行,他们不但要看节目,更要实时观测数据口碑互动等重要布控。 导播组是电视节目录制的指挥家,需要全面掌控拍摄现场,深入了解节目内容,能够精准掌控节目时间,随时掌握成片面貌。 他们必须具备多维思维,使用景别、运动、剪辑合成等方法元素,通过每个机位、每个镜头、每个节奏表现每个节目、每份感情,以呈现最佳的镜头语言给电视观众。 更何况,这是春晚的导播组。 整个行业最顶级的导播组! 同样也是压力最大的导播组。 不像是录制综艺,可以修剪编辑,这是直播,一旦出现问题,将是不可逆转的。 而现在。 就出现了问题。 评论弹幕骂声一片! 收视率下滑。 不对。 都不能说是收视率下滑。 应该是收视率暴跌,血崩了! 从第一个首发小品35413的收视率,跌到了如今只有26271。 绝对的血崩了! 谁也没想到收视率会跌的这么惨。 导播组众人也在参与节目,自我感觉这个小品《阳台上的温情》还可以啊,为什么口碑如此差? 问题到底出现在了哪里? 其实问题很简单。 视角不同! 能在春晚节目组工作的人,即便最差也是名校毕业,好工作,好待遇,单位还有住房福利。 他们哪里懂得底层人民,尤其是寄居在城市里的租房者的痛苦? 不了解,只用自己的视角去看,跟史书上的何不食肉糜,又有多大如此? 此刻一个个都慌了。 收视率跌的太厉害了。 这时。 总导演突然发问:“小品《装修》在第几个节目?” “萧导,在第8个,再有两个节目以后就是小品《装修》了。”节目相关负责人赶紧回道。 “临时调整,第六个节目结束,换《装修》上!”萧武发号施令道。 “啊?调整出场顺序?” 节目负责人有点懵了,春晚节目单40个节目都是提前定好的,节目单也是公布过的。 第几个节目是什么随便一搜就知道,一般来说导播组会根据时间调控节目时间,但是几乎很少更换节目顺序的。 “调整啊,再不调整,观众都跑完了。”萧武面色一沉,不高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