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托国家的福(1/1)

作者:骑驴

重生1993,我在首都收房租第715章 托国家的福

曾柔犹豫了一下,问道:“老板,万方基金去年的分红一共是五千万,这五千万要不要分红?” “分了吧。” 分红,相当于大家投资万方基金的收益。 当然,分红对于八方系的高层来说可有可无,他们也不指望万方基金的分红。 如果基金只敛财不分红,确实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尤其是普通职工,常年投资,可一分钱见不到,心中难免犯嘀咕。 大厅里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老板又要带着大家发财了。 “谢谢老板。”,有人喊了起来。 “哈哈,谢谢老板。” 这一谢不要紧,王鸣岐喝高了。 好在茅台不上头,第二天不会头疼。 王鸣岐醒来的时候,王云山已经穿好了西服,正在镜子面前臭美。 刘秀兰最见不得王云山觉得自己很帅,“你就别照了,再照也遮不住脸上的褶子。” “熊娘们,就知道打击我是吧?” 王云山左看看,右看看,感慨的说道:“你看看,头发都白了。” 王云山才五十冒头,就已经开始出现白头发了,说明他操心太多了。 上了车,王云山问道:“你觉得八方地产最高能到多少?” “六十亿顶天了。” “可今天早上是听新闻,外面普遍预测能到八十亿。” “够呛,起码今年够呛,不过总体是上涨的,只要李爱国不出昏招,未来二十年看到一千亿还是有可能的。” “哎,你说说,咱们老老实实的产酒卖酒,怎么就不如盖房子赚钱呢?” 王云山不得不感慨,今年上半年,福布斯发布富豪榜的时候,不过给县酒厂估值一亿美元。 可看看人家八方地产,盖了几栋房子就价值几十亿人民币了? 王云山也想像李爱国那样,当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一脸。 王鸣岐笑道:“爹,酒厂处于稳定期之后,您要考虑再发展了。” “你说的轻巧,再发展?怎么发展?你又不让勾兑酒,再发展,规模也就这么大了。” “咱们清窖产量是定数了,可咱们厂有钱啊。” “我知道有钱,可有钱了能干什么?也盖房子?我倒是想过,可有了八方,咱们再盖房子,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吗?” “爹,您知道茅台吧?您知道绿岛啤酒吧?您知道福山红酒厂吧?最不济,您去法国买几个酒庄,都挺赚钱。” 王云山愣了。 “你的意思是说,咱们投资?” “对,投资,只要是涉及酒精类的饮料行业,您都可以投资嘛。” “可人家要是不上市呢?咱从哪里买人家的股票?” 王云山不懂投资,以为只有公司上了市,他才有机会买人家的公司。 “不上市怕啥?您去谈嘛,像是茅台,不管多少钱,您投资他十个亿,他还能不同意?” “这不是你说的资敌吗?” “不一样,咱们和茅台之间的竞争很小,在高端酒行列,都属于供不应求的优质产品。” “这个倒是,一般情况下,买不到茅台和五粮液,人家才会考虑咱们的清窖,咱们清窖也买不到,才会考虑其他品牌的白酒。” 王云山陷入了深思。 他感觉王鸣岐又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门。 最近清窖酒厂的资金确实越来越多,账面上趴着十几亿人民币,县里早就眼红了,尤其是曹磊,已经多次或明或暗的说过,希望清窖酒厂能支援支援县里的建设。 只不过王云山玩的一手好太极,才没让曹磊得逞。 如果把钱花出去,曹磊不就没办法了吗? 一直到了交易所,王云山都在思考这件事。 今天的交易所非常热闹。 无数记者长枪短炮的架在门口。 今天除了八方地产上市敲钟以外,还有很多公司的老总也出席了这次仪式。 尤其是港岛上市公司董事长姜万宏的出席,更是让记者同志趋之若鹜。 王云山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大部分记者还没反应过来。 有见过王云山的记者一下激动起来,“王总,请问您要参加敲钟仪式吗?” 王云山整理了一下领带,用他特有的鲁普说道:“呵呵,虽然我没有八方地产的股份,但我儿子有,所以,我也权当有股份了,帮着李总敲一敲钟。” “王总,请问您预测八方地产的股价会以什么价格收盘?” “差不多六块钱左右吧。” 八方地产一共分为十亿股,每股价格五块钱,涨到六块钱,也就是说还有百分之二十的涨幅。 这个涨幅比较保守,远不如万燕上市首日的涨幅大,但也在大家的理解范围之内。 “那就预祝八方地产上市长虹。” “哈哈,谢谢,谢谢。” “小王总,……” 有记者开始对王鸣岐发问,王鸣岐果断的闪了。 随后,各个公司的人一一到来,大家开始分散采访。 王云山父子进入大厅,上了二楼。 王克勤笑道:“好家伙,我们公司很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托国家的福。” 王鸣岐又和谢国隐打了个招呼。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王克勤带着李爱国、王云山和谢国隐出现在了一面铜锣旁边。 王鸣岐和其他人则在会议室内等着。 陈晓龙凑过来说道:“老板,查清楚了。” “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搞的鬼?” “可口可乐,根据咱们市场部调查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可口可乐的经销商散布的谣言,说咱们北冰洋和健力宝里面含有致瘾物。” “有证据吗?” “有,咱们拍下来了好几段他们经销商散布谣言的视频。” “留好证据,我有用。” 王鸣岐忽然想到了他们新作的计划书,问道:“准备97年开拓欧美市场?” “是,我打算让朱振兴去美国负责筹建美国分厂,大概97年年初能投产。” 王鸣岐盘算了一下,说道:“除了在美国投放广告以外,还要有一款爆炸性的新闻才行。” “老板,您有什么好办法?” “最近我在看历史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 陈晓龙感觉脑子不够用了,北冰洋和历史有什么关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