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都是为了孩子(1/1)

作者:骑驴

重生1993,我在首都收房租第915章 都是为了孩子

王云山很欣慰,看来,把他送到少年军校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舅舅,姥爷,我想去当兵。” “当兵?”,王鸣岐吃了一惊。 “对,我要去当兵,等我年龄够了,我就去参军。” 张波笑道:“好小子,有志气,等你高中毕业了,我亲自把你招进我的部队。” “张叔,真的?” “真的,不过,你要先保证能高中毕业,我听你舅说,你学习很拉跨。” “报告首长,我一定努力学习,保证高中毕业。” 王素云看到笔直笔直站着敬礼的刘宗浩,仿佛不认识这个儿子一般。 “姐,你咋又哭了。” “我是高兴,我是高兴,呜呜呜,宗浩长大了。” 王素云一哭,刘秀兰也跟着哭了一鼻子。 杨晓翠笑道:“学校联系好了,宗浩,你休息一天,后天我带你去报到。” “是,舅妈。”,刘宗浩朝着杨晓翠敬了个礼。 王素云带着刘宗浩回房间去休息了。 杨晓翠这才说道:“宗浩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所以人才能更自信,心中才能变得阳光。” “我听军校的教官说,这小子有股子狠劲,身体素质也好,如果将来参军,一定是棵好苗子。” 王鸣岐把这件事记到了心上。 也许,参军对刘宗浩来说,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合适的出路。 喜憨儿洗车的业务忽然繁忙了起来,有时候,王鸣岐都想让刘宗浩到这里来体验体验。 可刘宗浩要去贵族学校读书,王鸣岐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本来唐庆打算把硅谷物业的车放到喜憨儿洗车来洗,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喜憨儿洗车竟然得到了王鸣岐的支持。 逐渐的,大家开始接受了喜憨儿洗车的速度和质量。 速度慢点,质量差点,动不动的还需要老板亲自再返工一下。 但当习惯了这帮脑瘫儿之后,再看他们,就没有那么恐怖了。 每次洗完车,都有一种帮助他人的快乐,渐渐地,大家就都喜欢来这洗车了。 有时候,王鸣岐都会亲自去喜憨儿看看。 随着慕名而来的脑瘫儿越来越多,王鸣岐又安排唐庆,在硅谷物业内部找了个地方,再开一家店。 喜憨儿洗车业务越火爆,他受到的关注也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当qq网把喜憨儿洗车当做一个典型树立起之后,也得到了电视台和报社的关注。 李老板的大名响彻燕京。 有同情的,有质疑的,众说纷纭。 李茂水没有受他们的影响,而是继续带着孩子们洗车。 不过,王鸣岐发现一个问题,李茂水的身体越来越消瘦。 有时候,还咳嗽不已。 “老李,怎么了?生病了?” 李茂水摇头道:“没事没事,可能感冒了。” “要是不舒服就回家歇着,我帮你看着店。” “哪能让你这么大老板看店呢,我自己看着就行。” “确定能行?” “确定,王总您忙您的就行。” 李茂水的咳嗽,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燕京降下第一次雪花的那天早上,三个喜憨儿洗车店,没有开门。 顶风冒雪来上班的孩子们,站在门口不知所措。 王鸣岐正好也到了硅谷坐班。 “你们李爸爸呢?” 大家摇了摇头。 自从喜憨儿洗车开业三个月以来,这是第一次关门。 “叫门了吗?” 孩子们摇摇头。 李茂水和他儿子一般都住在店里,这个点没开门,不是睡过头了吧。 王鸣岐凑到卷帘门上听了听,里面有声音。 “老李,怎么还没起啊?” 没人回应。 “老李,在里面吗?” 还是没回应。 王鸣岐使劲敲了敲卷帘门,还是没有回应。 但店里有声音。 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头。 “老赵,砸开。” 赵鹏程从车上拿下根撬棍,使劲敲开了卷帘门。 李茂水的儿子,正坐在店中央的桌子旁边,自己玩着手指。 赵鹏超跑进店里,一会又出来了。 “老板,老李走了。” “走了?去哪了?” “死了?” 王鸣岐的头皮发麻,“死了?怎么回事?” 王鸣岐进到店里一看,老李安详的躺在行军床上,面容安详,但脸色苍白。 “哎!”,王鸣岐微微叹了口气。 早在李茂水咳嗽的时候,王鸣岐就该仔细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报警吧。” 孩子们不知道店里发生了什么,依然按照固有的节奏,开始洗车前的准备工作。 这帮脑瘫的孩子,智商只有六七岁孩子的智力,他们完全无法理解,曾经爱护他们、帮助他们的李爸爸,从此撒手人寰了。 警察很快就来了。 一会功夫,记者也来了。 王鸣岐指挥着孩子们,准备好刷车的工具,并让赵鹏超把自己的车开了过来。 据派出所的人说,李茂水家是郊区农村的,早在五个月前就查出了肺癌。 李茂水的媳妇,因为孩子的事情,两口子离婚后,远走他乡。 整个家,只剩下了他们爷俩。 后来李茂水担心自己走了之后,没人管他儿子,所以才想方设法的开了这个洗车店,他希望哪怕他走了,儿子依然能靠自己的双手吃上饭。 看着李茂水的遗体被人抬上车,王鸣岐心中微微有点伤感。 这是父爱。 虽然李茂水没有给孩子留下金山银山,但他给他的脑瘫儿子,留下了一门谋生的手艺。 洗完了车,孩子们闲了下来。 有人又叫李爸爸。 可他们的李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 看到唐庆走了过来,王鸣岐说道:“安排人盯着这三个洗车店,照顾好孩子们。” “好的老板。” 王鸣岐最终还是离开了洗车店。 李茂水的死,给王鸣岐的影响非常大。 一直过了半个月,王鸣岐才算缓了过来。 1999年,整个华夏的发展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动力。 无数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像是杀毒软件、专业软件,纷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尤其是八方系,规模更加的庞大,八方系六大集团公司的总人数,突破了五十万人,还不算北冰洋、供销社等后羿资本投资的项目。 如果把所有的公司都算上,人数可能要超过两百万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