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吃醋(3K)163(2/2)

作者:炒饭多放葱

八零乡土第162章 吃醋(3K)163

现在赵家姐妹的皮肤比那叫徐静香城里姑娘都至少黑两个度,皮肤光洁层面也差了不少。</p>

估计两姑娘要至少养大半年才能有那徐静香的肤质,而且期间不能去干什么农活。</p>

美丽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农村人一般付不起。</p>

所以哪怕再漂亮的妹子,在农村农活的摧残下,花期也长不了多久,这都是事实。</p>

匆匆吃了有些咸的晚饭,多喝了两瓢水,杨庆关上门打算去师傅李队长家看看,多福大哥就快订婚的消息已经传了出来,自己去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p>

“师娘!煮红薯糖呢?给我尝尝味呗!”</p>

杨庆到的时候,正巧看见师娘在大锅旁熬着棕红色的红薯糖,不由眼神一亮,有些期待的开口说道。</p>

山里的人家虽然买不起珍贵的白糖,但是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会制作一批红薯糖给小孩甜甜嘴。</p>

因为过两天就是多福大哥和秀儿姐定亲的日子,所以红薯糖做的格外多。</p>

“多大的人了?还想吃搅搅糖?”</p>

师娘话虽如此,看着还有些孩子气的杨庆,倒是大方的从旁边拿了两根刚削出来的竹筷,在粘稠的红薯糖锅里一夹一搅,就把一大块还冒着热气的红薯糖缠绕到了竹筷上。</p>

“师娘,那我就不客气了!”</p>

杨庆拿着卷了红薯的竹筷,就开始不断搅拌,直至红棕色红薯糖的颜色发白发黄,杨庆才把大多数红薯糖缠绕到一根筷子上,把另外一根筷子上的一小部分红薯糖放入口中。</p>

还别说,入口甜腻,却不发齁,还有股红薯的香气,很是美味。</p>

师娘不愧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红薯糖制作达人,这糖做的确实美味至极。</p>

这就是红薯糖也为什么叫做搅搅糖的原因。</p>

湘西南这边的红薯糖,和别处有些不一样,别处都是用麦子,但湘西南这边的山村几乎都是用的谷子,原因无他,谷子不要钱,而麦子是要花钱买的。</p>

大伙先将谷子发出芽,等到谷芽长到3厘米左右,就把它们切碎,加入到已经煮熟的红薯之中,搅匀以后静置一夜,等谷芽中的酶充分与红薯中的淀粉发生糖化反应,第二天再用细纱布过滤。</p>

过滤出来的糖浆慢慢在灶上熬煮,等到糖浆‘开花’,在锅铲上能变成一大片又不往下掉,这一锅红薯糖才算真正做好。</p>

身为九零后的杨庆对这份记忆不熟悉,可是原身对这种搅搅糖的记忆可谓刻到了自身dna里,杨庆一吃这糖,内心深处就浮起了一种名叫幸福的味道。</p>

“我靠!杨老三你又偷糖吃!”</p>

“老实交代你吃多少了?”</p>

已经忙得头晕脑胀的多福大哥,一看杨庆这幅优哉游哉的样子,不由‘大怒’!一伸手就把杨庆手里的搅搅糖抢了过去,接着一把塞进自己口中。</p>

“我靠!那是我吃过的啊!”</p>

“你要吃去找师娘拿啊!”</p>

“恶心不恶心!”</p>

杨庆一阵恶寒。</p>

“靠!你小时候从老子碗里抢粥吃的时候怎么不说这话了啊!”</p>

“那时候你咋不嫌那粥里面有老子的口水。”</p>

“老子吃剩下的半个糍粑,你小子比谁啃的都开心!”</p>

多福大哥一听,立马反驳了几句,说起了杨庆小时候的糗事。</p>

“哎哎哎!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师娘都还说你小时候没糖吃,从地上拿了糖鸡屎就往嘴里……”</p>

“……”</p>

杨庆话还没说完,嘴巴已经被多福大哥牢牢捂住。</p>

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谁还不知道对面的糗事啊!</p>

“这订婚结婚真麻烦,简直比锯木还累,这两天我脑仁都疼了!”</p>

互相说笑一阵,多福大哥这才皱眉苦笑道。</p>

杨庆看着多福大哥那双青黑色的眼袋,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看样子结婚的确是一件苦差事。</p>

“再坚持坚持!”</p>

“过了这段日子就好了!”</p>

“反正已经熬了这么久了!”</p>

“……”</p>

虽然毛经验都没有,但是杨庆还是侃侃而谈,毕竟没吃过猪肉,总还是见过猪跑的。</p>

一番好言相劝,总算把多福大哥劝住,然后功成身退。</p>

“杨老三那小子又没结过婚?咋知道这么多?”</p>

多福大哥在房间里,突然醒悟过来,陷入了沉思。</p>

第二天一早,杨庆饭都没吃,洗漱完毕就去了老赵家,今天可是杀年猪的重要日子,那头大黑也有自己一半呢。</p>

而且这时候的杀猪菜最是好吃不过,杨庆可不会错过这个时机。</p>

过年的时候都是这些琐事,但是有了这些琐事才让村里的味道更浓。</p>

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小时候最期盼的事,那杀年猪绝对榜上有名。</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