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3章 摸底考察结束(1/1)

作者:北方妖叔

这个谷主不一般第1623章 摸底考察结束

陪着考察团走了半天,张一峰才发现堂弟不在。 问道:“一凡呢,这几天他没跟着?” 陈明山笑着说道:“一直跟着呢,今天下午他要去城里进货,所以没过来。” 众人边说边聊,看着对面的石山,陈明山突然停下了脚步。 “对了,我记得那座石山下面有一个石洞,以前里面还有不少娃娃鱼呢,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了。” 张一峰惊讶道:“你怎么知道那里有娃娃鱼?” “早些年打猎的时候看到的,后来县里来人宣传,说那是保护动物,吃了要被判刑的,渐渐就没人来抓了。” 说起娃娃鱼,陈明山情不自禁的咂吧咂吧嘴,似乎对那个味道很是怀念。 李茂堂似乎也想起这码事,附和道:“对,个头还不小呢,肉特别嫩,就是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没有。” 陆教授听他们这么说,立即来了兴致。 “那还等什么,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说着率先朝山下走去。 陈明山劝道:“陆教授,以后有时间再去看吧,那个石洞很小,根本进不去人,现在这个季节,娃娃鱼都冬眠了,去了也看不到。” 陆教授笑着说道:“大鲵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即便看不到,采集点水样,回去检测一下也好,这对于我们了解将军峪的水系分布,很有帮助。” 既然陆教授这么说,陈明山只好带路,下了山,其他人则继续行进。 张一峰好奇,也跟了上去凑热闹,还不忘把薛培安给叫上。 若是这里真有娃娃鱼,以后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 也许是时隔太久,山脚下河流两旁植被又非常丰富,陈明山和李茂堂找了半天,才发现说的那处石洞。 看了眼周围的环境,陆教授点头道:“这里还真可能有大鲵生活,人迹罕至,河水清澈见底,还有石洞隐匿。” 望了眼只有二三十厘米高的石缝,张一峰问道:“大舅,你管这叫石洞?” 陈明山说到:“你别看洞口不大,但里面可是有一个大石洞,足有好几个房间那么大。” 陆教授惊讶道:“你进去过?” 陈明山点了点头,“嗯,钻进去两三米,还是三四米的,就有一个大石洞,时间隔的太长,我也记不清楚,反正是能进去。” 张一峰好奇道:“都说娃娃鱼的叫声,跟婴儿哭似的,你就不害怕?” “婴儿哭?不知道哇,从来没听到过。” 陆教授解释道:“所谓的婴儿啼哭,都是谣传,大鲵没有声线,根本就不可能发出声音,所谓的婴儿啼哭,很可能是它们吞吐河水时,发出的声音。” “没有声线?那山海经中怎么记载,其中多人鱼,其状如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说的不是娃娃鱼?” 陆教授反问道:“山海经中还记载有龙凤呢,你见过?” 张一峰不说话了 陆教授带人在周边取了河水和土壤的样本,才离开。 感叹道:“不得不说,将军峪的环境是真不错,也不知道,你们发展乡村旅游,是好事还是坏事。” 张一峰立即说道:“当然是好事,我们那是合理开发,并且,我们从未放弃对环境的保护,有了我们这个榜样,大家更容易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陆教授白了他一眼,“我又没说不能你们开景区,急什么。” 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叮嘱道:“将军峪的环境能保存这么好,非常不易,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这次不用张一峰说,陈明山就保证道:“陆教授你放心,这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绝对不会干,吃完饭就砸锅的事情。” “那就好,走吧。” 张一峰将石缝的位置,记在心里,打算开春以后,抽时间过来瞧瞧,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娃娃鱼。 傍晚回到将军谷,为众人准备了一顿大餐,用的都是农场的食材,还杀了只羊。 整日跋山涉水,这些人的年龄大多又都不小,理应犒劳一下。 次日上午,张一峰带着果冻就进了山,走了大概半个小时的路程,来到李茂堂所说的那片石滩。 跟小时候的记忆差不多,河道两旁光秃秃的,放眼望去,全都是大小不一的石头,只有零星几株杂草夹杂在其中。 大约估算了一下,最宽的地方有五六十米,窄的也有二三十米,长度足足有两三百米。 地基修的高一些,将小河也纳入进去,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日常训练,足够了。 拍摄了几张照片,就给赵专员发了过去,并详细说了一下场地的情况。 仅过了半个多小时,赵专员便打来电话。 说是领导同意,最近几天就会安排人去施工,让他做好准备。 接下来几天,张一峰虽然没再陪考察团走访,但也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情况。 因为这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考察比较精细,收获自然比上次多了不少,除了娃娃鱼外,他们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野生动植物。 直到考察结束,新发现的野生保护动物,多达二十余种,除了娃娃鱼,大小灵猫和金猫外,大多都是鸟类,珍贵植物就更多了。 要是春夏两季,发现的肯定会更多。 好处是,将军峪的生态环境,确实保存的非常好,坏处是,在开发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引起争论。 虽然考察采样结束,但具体报告,还要等一段时间出来。 在侯教授他们离开之前,张一峰又准备了一次大餐,以示感谢,本身准备红包的,但村委会把这事拦了过去,除此之外,还准备了许多山货。 听说父母回家,冯禹晴高兴坏了。 老爹有事没时间,但老娘闲呀,每天给她小孩的照片。 白天二壮和三壮,晚上四个孩子一起发,隔三差五的还把村里的孩子都捎带上。 天天念叨孩子可爱,天天催她早点结婚,经常打电话,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都快把她折磨疯了。 现在好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