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第239章 大秦学宫开业
很快,就到了大秦学宫正式第一天开学的时候。 经过这2个月的招生,大秦学宫建成以来的第一波学生总共就有不到壹万人。 毕竟,目前虽然之前始皇帝有下旨印发一些寻常书籍给百姓,然而真正能够吸纳的学生不多。毕竟要精益求精。 所以此次能招收的学生并不多。 待慢慢的整个大秦都把基础教育铺设开以后,想必就会更好。 开学的这一日,大秦学宫的正门口,根据年级,分别划开方位,进行有序的列队等候始皇陛下的车驾到来。 是的,作为大秦学宫的第一任校长,也是第一位终身制校长,始皇陛下嬴政要亲临大秦学宫,并且发表演讲。 随着咸阳宫那一扇沉重的宫门打开。属于始皇陛下的仪仗缓缓的步出咸阳宫。 一路上,百姓争相前往仪仗路过 的地方,只为拜见他们的陛下。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仪仗往城外的大秦学宫驶去。 很快始皇帝的仪仗,就来到了大秦学宫广场前。 一直等候在广场的众人纷纷躬身行礼道。 “见过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在众人的山呼声中,始皇帝嬴政从容的走下了车撵。 他的身后,则是跟随着一众公子和宗亲大臣们。 而被任命为第一副校长的王翦与第二副校长的墨家巨子以及第三副校长的农家令,身为大秦学宫第一任的三位副校长,则是率领其余几位主任与大秦学宫的老师们,根据自己的位置,站在众人身前。 率先恭迎始皇帝的到来。 嬴政走上学宫正门前的高台上。 他看着广场上那群朝气蓬勃的学子。 他们有小到七八岁的儿童,大到20多岁的青年。 根据他们的学籍站立着,但是最为特殊的是,最前面的,则是年纪最小的小学生。一直往后就是最大的大学。 说实话,一开始众人不太理解嬴骜这么安排的做法。 不过嬴骜也不解释。 始皇帝嬴政看着众人。 朗声开口道。 “诸位,今日是我大秦学宫的第一日开学。 朕有幸成为大秦学宫的第一任校长,自是感到十分欣喜。 。。。。。。 今后,我大秦能够文风昌盛,武运昌隆,皆是由诸位而来。 而朕只愿诸位能记住,我大秦学宫之校训。 日后为我大秦百姓而奉献一生。 朕,即使他日虽死亦可瞑目已。 朕对诸位的要求不多,只要求各位记得一点。 大秦学宫之创立为大秦万千百姓而立。 为大秦万年而立。 只愿诸位能与我大秦共享千秋万世之威名。”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随着始皇帝嬴政的话音刚落,广场上一片山呼声。 响彻整个苍穹! 众人心中激动不已。 陛下这是意思就是只要他们做的好。史书上,他们也必将青史留名! 说实话,能够青史留名,谁人不想?谁人不爱? 而站在嬴政身后的一排儿子们,看着这朝气蓬勃的学子,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他们没想到,老九能做到这么好。 这让前头的几个哥哥倍感压力。 毕竟,自己亲爹卷死了其他诸侯国,现在他们的兄弟也开始了。 这简直让人不能活! 而嬴骜却不去想知道他的兄弟们心中是如何的五味杂陈。 此刻,见他爹已经说完想说的话之后,他便对王翦点了点头。 于是在王翦等人的陪同下,嬴政第一次参观了大秦学宫。 而大秦学宫,则是按照嬴骜的想法。 学宫的正殿,采用的是当年他的先祖秦献公嬴师隰在栎阳的公府的样式建造。 为的就是纪念秦献公嬴师隰以及秦孝公嬴渠梁作为大秦的改革先锋。 为大秦的后来的问鼎九州打下了牢不可摧的基石。 嬴政第一次听到这个设想的时候,对此也表示了赞同。 毕竟在他看来,献公当年能够挽回秦国颓势,为后来孝公的变法打下根基,就那份功劳,就是不能为他人抹杀的。 他需要让人继记住。大秦能有今日,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几代秦人奋斗出来的。 而让众位学子在进入学校的第一道门,进入当年的栎阳公府。 便是嬴骜想要为他们上的第一节课,那就是:虽无前路,吾亦往矣。 而在大秦学宫内随处可见的,便是当初嬴骜书写的,八荣八耻以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等内容。 这些内容或为楹联,或为璧图。 既能随处可见,又不会让人感觉太过压抑。 在众人的陪同下,嬴政看了一部分的大秦学宫内部。 随后开口道。 “既然我大秦学宫已正式开学,那么朕今日。不妨再给大秦学宫的学子们一份优待。 那便是,大秦学宫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凡是能经过各层考核。 可优先安排授官。” 听到嬴政的话,众人皆惊诧不已。 要知道秦国官吏选拔可谓是一层又一层。 并不是那么轻松的就能做官的。 但是,嬴政这道旨意可以说是让那些已经考入大秦学宫的的人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而令那些还未考入大秦学宫的人。则会更加努力。 嬴骜见他爹下的这道旨意,不得不心中暗暗感叹。 还是他爹懂得给个个胡萝卜在前面吊着驴的。 虽然这个比喻有点不太恰当,但是不得不说他爹是懂得怎么招揽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