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楚国历代国君2(1/1)

作者:风波静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第401章 楚国历代国君2

楚熊黵之子,楚熊胜之弟,熊绎之曾孙,季连的王,镇守长江中游的三个要地。周厉王继位后,以暴虐着称,熊渠担心受到周朝讨伐,便取消他们的王号。 熊渠十年(公元前877年),熊渠去世。此时,熊毋康已早逝,次子熊挚红继位。不久,熊执疵发动政变,弑兄代立为君,史称熊延。熊渠是楚君熊杨(亦作熊钖或熊炀 )之子。 熊杨五十九年(公元前887年),熊杨去世,熊渠继任楚国国君之位。楚族深居南蛮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先进,周围的蛮夷部族都来归附,楚国很快就壮大起来。熊渠勇力非凡,并负胆略,是一位很有才识和进取精神的君主。 当时周王朝正值周夷王在位时期,周王室衰微,在周王朝统治下的诸侯国有的开始不再朝贡,或者相互攻伐。而在熊渠的治理下楚国蒸蒸日上,很得江汉之间百姓的拥护,于是有开疆拓土之心。熊渠为此制定正确的战略规划,避开东面与周朝同姓的姬姓诸侯国,先向西征伐庸国(今湖北竹山县),解除后顾之忧,庸国当初是跟随周武王灭商参加牧野之战,一直是西部大国,可见楚国已今非昔比。 之后,熊渠挥师沿汉江南下驱赶扬越(古时百越族的一支,在今湖北中部)进入江汉平原,并一直向东追击,拥有整个江汉平原。后趁周天子征伐鄂国(今湖北鄂州、武汉一带)之机,进军至鄂地 ,将武汉江南地区纳入楚国版图。占据鄂地后,鄂地丰富的铜矿自然也成为楚国的囊中之物。 青铜时代,铜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直接奠定楚国之后数百年蓬勃发展的基础,是熊渠一生中至高无上的功绩。熊渠勇能射石没羽,略能基业百年,称得上是楚国一代明君。 雄心勃勃的熊渠肆无忌惮,直接仿效周天子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封王,大儿子熊康(熊毋康)为句亶王(今湖北荆州一带),二儿子熊红(熊挚红)为鄂王,小儿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应在今湖北荆州和鄂州之间),这是周朝诸侯国中王,其封地大约在江汉一代的蛮人聚居区,镇守长江中游的3个要地。楚熊渠死后,此时,他的长子熊毋康早逝,按西周王朝的制度立次子熊挚红继承楚君之位,但少子熊执疵却发动政变,弑次兄鄂王熊挚红代立为君,改名楚熊延。前847年熊延卒,其子楚熊勇立楚君。熊执疵,原名熊执疵,是楚熊渠的少子。熊绎之来孙,季连的王,其封地大约在江汉一代的蛮人聚居区,镇守长江中游的3个要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