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一尺多长的金针1581(1/2)

作者:米泉

富豪大农民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一尺多长的金针1581

男孩的父母希望谭自如今天给自己孩子的腿扎针,好让儿子的腿早点痊愈。</p>

当然男孩的父亲和母亲也知道他们的想法可能有点儿不切实际。</p>

瘫了四五年的双腿,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治好的。</p>

就算是遇到了神医,他也得有个渐渐恢复的过程啊!</p>

“那天通过推拿,已经初步疏通了你的腿部经脉,不过,筋脉初通,还比较脆弱,我们先不行针,现在用艾叶灸一灸,提升一下体内阳气!”谭自如笑着说道。</p>

老头儿早就准备好了许多艾绒艾卷儿等物,还有姜片之类的东西。</p>

此时拿了出来,对戴红旗和四周的几个住院医,规培医说道,“针灸针灸,光针不灸是不行的。</p>

这一点,红旗,你更要注意,你以前只注重针,疏忽了灸。这是不对的。”</p>

针灸不分离,同时使用,效果更佳。”</p>

戴红旗点头,表示虚心接受老师的提点和批评。</p>

以前他确实对灸不怎么注意。</p>

谭自如接着说道,“相对来说,灸法要简单很多,基本上算是辅助疗法。</p>

灸,就要用到艾草。</p>

艾草这东西,也不是随便采摘的,以五月端午采摘的为好,年头儿越久,效果越好。</p>

艾叶入诸经,理气血,逐湿寒,温经,止血,还可以安胎。</p>

但是也有一点要注意,阴虚血热者要慎用。”</p>

老头儿嘴里讲解着,顺手将将男孩的双腿曝露出来,然后将姜片贴到足三里上,将艾绒引燃,放在上面灸着。</p>

他面色郑重地对戴红旗四周的几个住院医,规培医说道,“足三里是保健穴位,这里不但病人灸,就是普通人,没事儿也可以经常灸一灸。</p>

养生益智,有好处的。”</p>

他面露感慨,说道,“中医是我们个国医,可是我们自己不重视,一大帮子人,从上到下,想尽办法想要搞死中医。像某些执法人员居然还得意洋洋地说,这些年查处了十几万无证行医的中医。</p>

他们这是干什么?是要掘中医的根呢!</p>

可是人家国外是怎么对待中医的,扶桑小矮子对于中医极度重视,每年投入巨资研究中医,重金来我们国内收购单方。</p>

在学到了我们的针灸之后,他们视为珍宝。</p>

他们做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于灸足三里颇有心得。</p>

所谓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p>

这里就是说要经常灸一灸足三里。”</p>

“三里常不干是什么意思?”戴红旗感到有些奇怪,于是就问道。</p>

“呵呵,待会儿你就知道了!”老头儿笑着说道,没有直接解释。</p>

他一边儿灸着,一边儿换地方,同时跟戴红旗和几个住院医,规培医讲一些基本的理论。</p>

什么十四经发挥和子午流注,灵枢经,针灸甲乙经,以及针灸大成之类的书籍,也有很多阴阳五行的推理。</p>

老头的见闻广博,行医经验又丰富,讲起这些东西来丝毫不觉生涩,跟大学里面那些照本宣科的教授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面。</p>

戴红旗看了,并且背了大量的医书,本来就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只是实践方面缺少经验。</p>

这时候被谭老头结合实际点拨了一番,顿时就恍然大悟。</p>

他感觉自己的医术有了长足进步。</p>

他不时地询问几句,谭老头一边给小男孩灸腿,一边随口给他解释。</p>

两个人交谈甚欢,倒是丝毫不觉得无聊。</p>

一众住院医和规培医开始的时候,还听得懂。</p>

随后,戴红旗和谭自如来年个人讨论的内容越来越深奥,大家就听不懂了。</p>

他们感觉两人再说天书! 不过这些住院医和规培医也比较机灵,一看听不懂,立即打开了手机视屏,开始录制起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