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竞争对手的策略1293(2/2)

作者:玄舞阳

重生我的大学时代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竞争对手的策略1293

话说,百事可乐成立的时候,可口可乐已经是碳酸饮料界的巨头。 初期,双方的市场占有率相差了几十倍去。</p>

上世纪,为了打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打起了价格战。</p>

当时,百事可乐价格为10美分,后来为了打价格战,百事可乐把价格降为5美分。</p>

财大气粗的可口可乐一看,这小子不地道啊!</p>

于是,可口可乐决定教教这小子怎么做人,也把自己的售价降到了5美分。</p>

在价格战这种事情上,基本上胜利者都是消费者。</p>

搞了一段时间,双方都很受伤。</p>

百事可乐血最薄,最先撑不下去了。</p>

价格战打不过,就要转变竞争的思路了。</p>

这个时候,百事可乐发现了竞争对手一个致命的漏洞。</p>

因为市场占有率高,每个月的出货量非常的大,当时可口可乐一口气生产了1亿个玻璃瓶。</p>

这1亿个瓶子,至少是可口可乐半年以上的出货量。</p>

也就是说,每瓶可口可乐的容量固定死了。</p>

百事可乐想啊,如果我做一个大瓶子,选择加量不加价呢?</p>

那这个时候,尴尬的就是可口可乐了。</p>

这1亿个瓶子都做出来了,到底该不该用呢?</p>

用吧,同样的价格跟对手比没有竞争优势,因为人家的量比我大。</p>

不用吧,这一亿个瓶子的生产成本亏空,谁来填呢?</p>

正是靠着“加量不加价”的招数,百事可乐完成了逆转。</p>

此刻,徐敏华刻意提这个案例,想表达的用意已经很明确了。</p>

打价格战双方都很受伤,那我选择“加量不加价”。</p>

“徐经理,这里会有一个问题,他们是塑料瓶包装,如果他们也选择跟我们采用一样的招数,整改起来其实是很方便的,到时候还是相当于双方打平。”</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