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蒙着狐狸说獾179(1/2)

作者:周圭土

重生之浪荡时代第179章 蒙着狐狸说獾179

徐新喝了口美式:“国内互联网,概念大多是舶来品,先是借鉴再结合本土实际发展。”</p>

“而你说优团的理念和模式要优于原版,郭总,我不得不听一下你的解释。”</p>

创业者非要给投资者讲故事,和投资者主动想听创业者的故事,主动权的问题可是很值得说道说道的。</p>

“首先,定位不同。”郭嘉逸竖起了一根手指,“groupon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卖场,大多是采用直销的方式,交易佣金高达30%-50%。优团的定位是服务平台,入驻商家让利给消费者,平台只收取10%左右的佣金。”</p>

groupon虽然给商家带去了一定量的客户,但是要价实在是太狠了,商家有了曝光却反而导致亏损,长此以往商家很难长期支持。而优团一开始定的佣金就很低,给他们带去客户量的同时也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利润,提供的外卖服务也让不少小商户获得了不少的客户,自然能够得到商家的支持。</p>

郭嘉逸笑了笑:“大姐做了不少互联网风投,groupon的路线是很标准的互联网融资上市的路子。”</p>

徐新自然是熟悉。</p>

融资—扩张—圈流量接着融资——扩张,最终上市。</p>

这样的手法在前几年浮躁的互联圈很常见,高速扩张的代价往往不计成本急于求成,甚至有了“不赔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电商”的说法产生。</p>

上市之后,就是各路机构抽身离场,套现发财的时候,至于企业以后走向何方,那就不关他</p>

们的事情了。</p>

“优团和它不同,就算是以远远低于它的10%的佣金,抛开设备投入,光是运营端是盈利的。”</p>

设备投入主要是应对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这一部分成本是相对固定的,因为用户数量不会一直增长,到达一定的数字自然而然就会暂停。</p>

优团以更低的佣金,却能提前盈利,这就是运营团队的能力体现了。</p>

groupon是在讲一个故事,用这个故事融资圈钱,它本身就是奔着上市去的,所以在融资和扩张上非常疯狂。毕竟故事越大,越能创造神话。不扩张的话,没有好看的数据是拿不到更大的投资。</p>

问题在于,如今交易的佣金已经收到了30-50%,尚且不能够盈利,难道上市之后,再来个73开?</p>

上市就是为了卖企业,至少在爱股是人尽皆知的事情。</p>

“优团给自己的定位是服务,真心实意地为商店拓展消费群体,平台能够按照用户需求精准推送,为店铺提供广泛的曝光和用户流量。同时提供了外卖服务,有效地增加了消费场景,在店铺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极大地提升营业额。”</p>

简而言之就是groupon竭泽而渔,优团选择和店铺共同成长,可持续性地竭泽而渔。</p>

“第二个,groupon扩张太快,树敌太多。”郭嘉逸继续暴论。</p>

徐新眉头一挑:“对于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拿到了足够的投资跑马圈地不是应该的嘛?”</p>

互联网企业扩张越快,很容易就形成规模效应。大把烧钱,也是在提升竞争的门槛,让潜在的竞争对手望洋兴叹。</p>

“groupon刚开始的团购是针对线下的消费场景,而现在逐渐朝着实物商品的在线零售、移动支付的开辟等,业务扩张过猛。在团购领域,它是创新者,但是在传统电商和移动支付,它就是个新兵,一旦被老家伙们注意到,迎接它的必然是当头一棒。”</p>

“另外一个就是它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已经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却对国内市场踌躇不前。”</p>

“全球,没有一个市场能够比国内更加适合团购!”郭嘉逸提高了声音,“没有目标的无序扩张,只会增加它的运营成本,对利润没有任何作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