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第389章 军武国策
被朱标这么一说。</p>
徐达好似想到吴祯、吴良二人骂骂咧咧,将吕宋国主揪到奉天殿上的场景。此时一个恍惚竟直接笑出了声。</p>
也是见徐达不再执着增兵一事,朱标语气和缓,温声继续道:</p>
“徐叔,如今无论江浙、东南,亦或是云南等地均有驻军。”</p>
“侄儿以为,除非诸国联合,一同举兵犯我大明。否则的话,我朝根本不需为各地增兵。”</p>
“之所以如此,乃是侄儿不希望今后之大明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脱身。”</p>
“东南、西南,江浙沿海,三地将来或许都有战事。”</p>
“可遇到战事便只依靠朝廷增兵,恐怕也是不妥。”</p>
“侄儿能接受太平之时,国库出银,养兵于外。”</p>
“侄儿不能接受,一遇战事,各地均仰赖朝廷派兵,却无自保之决心和能力。”</p>
待朱标说完,老朱、汤和都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p>
朱标这想法也是没错。</p>
前宋朝廷实行强干弱枝的国策,让大量禁军守卫京城,戍边也是轮番而来。此举虽保证宋朝不会出现似五代十国那般,将帅拥兵自重的情况。</p>
可也造成了宋朝边军实力不济,宋朝从一开始便文强武弱的现象发生。</p>
也是因为有了宋朝的前车之鉴,老朱担心敌军长驱直入,直接打到京城。</p>
将原本不会伤筋动骨的戍边之战,打成生死存亡的京都保卫战。</p>
故而大明建国之初,老朱仍以大将领兵,驻守边境。</p>
邓愈驻守西北,沐英驻扎云南,吴祯、吴良东南沿海练兵便是如此。</p>
可老爷子也有似赵匡胤那般的担忧,担心军权旁落,祸及朝廷。担心朝廷不能掌控军队,使得大明出现宋朝之前,五代十国的乱象。</p>
所以在老朱的构想中,最终还是由诸皇子代替大将,驻守边境。</p>
这个法子自然是比宋朝强干弱枝的国策要好。</p>
可老朱看不见的,乃是这些藩王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大明后期仅奉养这些皇室便让国库十分吃力。</p>
然而!</p>
朱标的法子虽显折中,但不得不说的确不错。</p>
地方边军有守卫抗敌的能力,可国朝最主要的兵力还是掌控在朝廷手上,掌控在天子手中。</p>
如此不仅能戍边为国,还能防止将帅用兵自重。</p>
还有便是朱标方才说得那样,不会让日后之大明陷入战争泥潭,南北相顾,疲于奔命。</p>
“殿下料敌于前,末将佩服!”徐达沉思良久,随即冲朱标拱手郑重道。</p>
见他如此,朱标轻笑一声,很是随意道:</p>
“侄儿这些都不过只是些小聪明罢了。”</p>
“徐叔总览大局,为震慑诸国,求速胜吕宋,这才是远见之谋。”</p>
“我朝虽是武备充足,可论及军武谋略,当首推徐叔!”</p>
“殿下谬赞”</p>
“侄儿绝无吹捧之意。”朱标表情微顿,眉间似有忧虑般,缓声继续道:“实际上,让地方将帅练兵于当地,不需他们并入朝廷五军之列,此举也有极为不妥之处。”</p>
“驻扎一地时间过久,将帅即便不会自重,对抗朝堂,却也难保不会生出轻慢之心。”</p>
“而兵卒熟悉当地,军纪难免不会涣散,在当地安家落户为害当地百姓。”</p>
永乐年间,沐家驻守云南便是例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