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抗倭战争,老祖宗泪目了第188章 耿恭:你有何资格封我为王?
秦始皇呢喃道:“此话” “倒是说得霸气异常。” “背后的故事?” 秦始皇思索着。 这定然是一个,能让无数人动容的故事! 秦始皇如此想着。 一旁的李斯道:“陛下,若是吾大秦也可说出此等话” “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 “凡我大秦子民者,虽远必救!” “如此一来,天下归心,指日可待啊!” 哪怕如今天幕现世。 可大秦境内,那六国余孽,仍然在时不时想着搞点事情。 咱就是说一些事实,很客观的事实。 秦始皇攻破六国,这六国余孽是什么? 那是原先六国的贵族啊! 可以这么说,这些六国余孽,在六国子民中,仍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要知道,古代那游侠什么的、军士什么的,那可不是忠于国啊 那是忠于君! 这六国余孽,多多少少,还是能翻风浪的。 可秦始皇并没有斩尽杀绝 凭心而论,若是我,定会斩杀殆尽的 但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 这些六国余孽还在,这天下归心,始终是还需要时间 很难评 可,若大秦真能做到这两句话! 天下归心,还远吗? 而大汉位面。 汉武帝看着这两句话,只感觉一种无与伦比的自豪感冲来! 这是哪个朝代说的? 是大汉啊! 而他是谁? 他是汉武帝啊! 君不见,后世的先生,一句“秦皇汉武”,让汉武帝位面,多少民众,对于汉武帝的归顺心,更上一层楼? 而现在 凡我大汉子民者,虽远必救! 这一句话,终将引爆整个大汉的狂热! 汉武帝大笑:“如此大汉,何愁不兴?” “如何会不兴啊!” 但李世民看到这里,心里却更觉屈辱。 “那背后的故事” “别人不懂,朕还不懂吗?” “可如此一比较的话” “朕的大唐,这是多么该死啊” “连自己的子民都护不住啊!” “那征战半个世纪” “几十年啊!” “却未得到丝毫援助” “这大唐” “虽是整个历史长河中,比较璀璨的时代。” “但它” “终究对不起太多人!” 李世民如此感叹着,看着天幕,心中思绪乱飞。 而脸上,屈辱加生气的表情,却是越来越浓郁 而天幕的展示,也正式开始! 【当年,汉明帝驾崩】 【而匈奴单于一看,这不是个好机会吗?】 【于是,匈奴单于,率领着大军,在那一年,悍然发动了对西域的战争!】 【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西域的疏勒城】 【疏勒城,作为东汉边城要塞,那必然是匈奴必争之地!】 【于是,左鹿蠡王率领两万大军,试图拿下疏勒城!】 【两万大军】 【少吗?】 【或许在历史书上见惯了几十万大军的战争,竟觉两万大军不过如此?】 【是,或许放在整个历史,两万大军,不过如此!】 【但守城的将领是谁?】 【耿恭】 【那耿恭手下有多少人?】 【】 【只有二百多人】 【以二百多人对付两万多人?】 【优势在我?】 【别扯淡了】 【以二百对两万,就咱们普通人而言,在战争开始之前,都特么得吓破胆了】 【但耿恭就不同了】 【为什么,我们总是自称汉族?】 【那大汉,当真如此难忘吗?】 【当初,面对一百倍的人数差距,耿恭没有丝毫地胆怯!】 【等到匈奴靠近到两百步时】 【耿恭让人投射火油】 【同时,耿恭大喊:“此乃大汉神箭!”】 【“着此箭者,必有异事!”】 【看看,什么叫谋略?】 【神神鬼鬼的,在古代,那特么是相当好用的啊!】 【下一刻,城内神箭手一箭射出,瞬间起火!】 【你得知道之前那投的是什么?】 【是火油啊!】 【再联想到之前耿恭说的那句话】 【那家伙,说句实话,给当时冲锋的那群匈奴,胆子都吓破了啊!】 秦始皇暗自点了点头:“如此做法,倒是比较好的” “以二百对两万,似乎也只能暂时用这种办法拖延啊” “说到底,还是人数差距太大” 【匈奴这一次,虽然退兵了】 【但耿恭却依旧忧心忡忡】 【没错,他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定然能发现守城人数的端倪!】 【常说,五倍于敌人,即可攻城】 【这百倍于敌人,你猜匈奴,会不会疯了似的进攻?】 【届时,谁又能拦得住?】 【可面对这样的情况,耿恭却对城内百姓说:“请诸位放心!”】 【“只要有我大汉将士在!”】 【“我决不让任何一个敌人,通过城门!”】 “好!” 汉武帝喝彩! “如此,方为我大汉将士啊!” “说的好啊!” 汉武帝看着天幕,眼里止不住地流出欣赏之意。 可天幕的展示,还没结束。 事情,哪有这么容易? 【这疏勒城,久攻不下,能行吗?】 【匈奴单于说:你特么傻啊?攻不下不会围困?】 【于是,在围困的同时,还断截了河流】 【直接让城内陷入了缺水的危机】 【你别说,这特么】 【是有点狠的】 【于是,耿恭下令:开井取水!】 【投降?】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而在这期间,匈奴也是不断派出使者劝降】 【使者说:“若将军投降,左鹿蠡王承诺,封将军为白屋王!”】 【在当时那情况下,根本就看不到战胜的希望啊!】 【而耿恭指着匈奴使者的鼻子,一字一顿道:“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大汉的疆土!”】 【“你有何资格,封我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