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雨停(2/2)

作者:媚骨

王爷沉迷搞基建第266章 雨停

大水褪去后,留下一地的狼藉,被大水冲毁了家园的和一切的百姓被迫踏上了寻求活路的队伍,他们许多人带着一家老小,大多是一个村的人一起结伴而行,成群的往忻州城和蓟县的方向而去。</p>

早就预料会有灾民往他们这里过来,蓟县的张县令亲自带着衙役到城门口这里来维持秩序和安置这些到来的灾民们,还有人负责在城门口这里引导这些初到的灾民们要往哪里走。</p>

因为有的灾民的户籍证明都被水冲走了,来的这些灾民里头不少都是没有身份户籍的。因此,衙门给这些灾民们重新登记好了信息后,会给每一个登记好的人会发一个牌子,牌子上写了一个牌号,后面还写了他们的姓名、籍贯以及年龄,这个牌子就作为他们临时的身份证明使用。</p>

在灾民登记处这里帮忙维持秩序的张县令告诉拿了牌的老妪道:“这个牌子你们要拿好了,以后你们每日领取饭食和每月的工钱,都要拿这个牌子去的,若是丢了一定要及时的到管理处去登记丢失和补一个新的。安置点的门口就是管理处,不知道在哪里可以问问人。”</p>

“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和十岁以下的孩子每日可以免费领两餐吃食,十岁以上到六十五岁以下的成人是要靠做工才能换取食物的,那边就有招工的地方,你们到那边去排队领工。”</p>

“谢大人,谢大人。”老妇人这辈子还是头一回离得官老爷这么近,面上诚惶诚恐的回道。</p>

闻言,这一家子里的男人让妻子带着老父亲和老母亲还有两个稍小的孩子在一旁等他,他自己就带着年满十五岁的长子和十二岁的次子往招工处过去在他们父子三个来之前,招工处这里的队伍已经排得老长了,父子三个别无选择,只能跟着在后面排队。</p>

这些都是第一批到蓟县来的灾民们,他们听说蓟县这里常年招工,一个村子的人就结伴往蓟县这里过来,路上还遇到一些和他们一样的灾民,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沿着这条新修的水泥大路找到了蓟县来。</p>

招工的旁边立着一块大大的招工牌子,上面的招工信息写得清清楚楚,只是这些来见工的灾民们大多目不识丁,并不认识上面的字,因此不少到了摊子前来的人都要问招工的管事好些问题。</p>

面对这些人反复问的问题管事面上也没有露出不耐烦,还是不然其烦的告诉这些人:“什么活都有,在码头搬货,到作坊去干活,干活的地点不是在这里的啊,是去顺港城。”</p>

“顺港城知道吗?离得我们这里也不是太远,车马一天就能到了,走路就要两日。去了那边后管吃管住,工钱每月300文起步,干多得多,干少得少,想要钱多的去了那边就努力做事。我们是康王府招工,是正经活儿,不用卖身为奴,你们去了想在干活就干,不想干就回来。”</p>

“往那边去也修了路,沿着新修的路就能回到蓟县了,不用担心被我们卖了还要帮我们数钱。”</p>

“今日登记,明早就走。明早卯时在这里汇合,会有人来带你们去那边。”</p>

“……”</p>

光是这一天的招工就把招工管事的嗓子说废了。</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