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林峰治下的寒山关(1/1)

作者:指间青丝

边境小知县第176章 林峰治下的寒山关

李寒江此时都忍不住,多看了那坐在末席的年轻人。 他随即问道,“听你说的头头是道,你是自己去寒山关看过?” 那人笑着朝李寒江拱手。 “没有机会跟大人一起出行寒山关,就趁着休沐的时候去了三次。” “现在的寒山关可真是壮观至极,那高达几十米的城楼,看着就威严不可侵犯,下官第一次看到寒山关的建设,简直就是惊为天人。” “周边小镇各地的厂子,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我大致的数了一下,大小厂子作坊不下三十余家。” “其中数南方的丝绸商会的几座厂子最大,我还特意进去看了一眼,他们有制作棉衣的缝制厂,还有织布厂跟染布厂。” 有人问是不是庐阳郡军方棉衣的那个工厂。 就听他说。 “没错,就是他们的厂子,一件过冬的棉衣他们售价两百文,我们当时订购的是一万件。” “大家认真的算一算,这里面他们除去布料跟棉花的本钱还有人工工钱,剩下的就是整个工厂赚的银两,就算是除去纳税银子,他们至少还有六十文钱的赚头。” “但是,你们大家知道工厂制作一件棉衣需要多久吗?” 众人都摇头。 那人笑着开口: “一个熟练的女工,一天时间就能制作出来一件短打棉衣,也就是说,现在整个工厂两千名熟练女工,经过五天的时间,就能交付一万件棉衣出来,五天时间就有纯利六百两的进账。” “可这厂子里不光是要做棉衣,南方商会的人也说了,这棉衣是厂子里最不挣钱却不得不做的东西,他们也知道这个不挣钱,可这寒山关就至少是家家必备的东西,他们又不得不做。” “因此,给寒山关百姓的价格才会被降到两百文,军队穿的厚棉衣就需要五百文一件,听说这是林大人给亲自定的的价格,林大人还表示,只要东西是好东西他不缺这点银子。” “首先要战士们穿的暖和才是最好的,他们是整个寒山关百姓们最强大的依仗 ,现在军队穿着的都还是之前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做的棉衣。” “这就说明,建厂是能够带动地方衙门发展的一个最直观的途径。” 最后这句话。 让众人眼前一亮。 随即就有人跟着开口,“这话说的确实是在理,可实施起来肯定也有难度。” “首先,寒山关有两国市场的加持,而我庐阳郡并没有,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商会愿意到我庐阳郡来建厂?” 问题的症结也就在此。 这也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没有这些厂子来庐阳郡建厂给庐阳郡增加税收,一旦税制改革之后,那庐阳郡各地县城的税收必定交不上。 缴纳不出税银,必定就要受到上官的责问。 要不然就是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自己头上的官帽也会被一起撸掉。 此时。 李寒江开口说道。 “我大庆这么多的学子,总有 一些是为民办事的好官,那就能者居之。” “所以现在大家的机会都是平等的,你们想要保住自己头上的花翎顶戴,那就拿出些真本事出来,把我庐阳郡的税制推广起来。” “把地方发展给彻底的做起来,我们要励志比寒山关做的更好更出色,寒山关有很多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诸位可以好好去看看现在的寒山关。”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大家加油!七日之后,给我一个准确的答复。” 李寒江看着众人不太好看的脸色,心里舒畅不少。 现在寒山关的税制法度已经定下,之后大庆国的税银全部采取商户纳税,经营所得的比例多少来划分税银多寡。 百姓们没有达到纳税标准的,将不再需要纳税。 这一条,在明年就会大力在边境城池推广起来。 庐阳郡因为李寒江的任命才提前得知消息。 他们还有更多准备的时间,这也给了他们一些缓冲的时间,要是明年开春之后直接改制,相信很多人更加的接受不了这样的安排。 下面众人再次看向李寒江那边。 有人忙开口,“大人,七天的时间也就够来回寒山关的时间,这眼看就要到年关,要不年后再说此事?” 话毕。 所有人都跟着希冀的看向了李寒江。 “诸位要是想要年后再说此事,那现在就可以回去,以后这衙门也别来了,我怕我的决定会耽误大家。” “坐在末席官员你留一下,我有事跟你说。” “其余人都散了吧!” 李寒江不给众人再说话的机会,直接下了逐客令。 一时间,所有人的情绪都低沉了下去。 要是往年年关时节,他们早就在开始准备庐阳郡年关要用的东西,各自忙着家里的事情,哪里还会像现在这样天天守在衙门议事的。 走出议事厅。 众人各自面面相觑,都不敢离开。 “你们说说,这算是怎么回事?” “我大庆国历年来都是延用的这套税制算法,竟然被一个小知县给几句话就推翻了,这可真是天下奇闻!” “现在,我庐阳郡竟然也要向寒山关看齐,这还没有正式推广实施的消息,李大人就剃头挑子一头热,竟怎么规劝他都听不进去。” “李大人坚决的态度强硬,竟还威胁我们说小心自己的官帽,这话也就他李家人才敢说” 此刻。 有人问:“你们大家猜猜,现在李大人跟那小吴在里面商量什么?” 随后。 就有人不屑的接话:“还能是商量什么?” “肯定是税制改革的问题呗!” “没看那小吴眼巴巴的跟着李大人,他说林守备是好官,这林守备本就是李大人举荐的,可见这就是在变相的拍马屁,正好说明李大人眼光不错慧眼识珠。” “这下,那小吴啧啧!” 众人咋么着嘴,眼神里尽是鄙夷之色。 而此时。 李寒江跟坐在末席的吴兴,一起商议庐阳郡的建厂事宜。 他问:“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把整个庐阳郡的税银提升起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