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码头存在的意义(1/1)

作者:指间青丝

边境小知县第417章 码头存在的意义

本以为,这次不会失了礼数,也不至于得罪文王殿下。 结果,现在还是让文王有了不满的情绪。 众人发愣之间,张钱袋率先站了出来。 “文王殿下,衙门在几日前就收到了殿下要来淮河郡城的消息,这几日里下官们已经把今日下午的时间提前空了出来,就是为了迎接殿下的到来。” “殿下首次来我淮河郡城,林大人交代过了,万万不能在殿下跟前失了礼数。” 张钱袋的解释,让三皇子萧宇文的脸上顿时就有了一丝丝的笑意。 这林峰,明明说过这是官僚主义的风气,没想到他自己的地盘上,还是没什么改变。 萧宇文笑道,“既然是你们林大人的意思,那诸位一会儿还是回去做自己的事情,宴请的事情就免了,本王还有要事要办,就不跟你们站在这里相互耗费时间了。” “大家都赶紧散了吧!” 随后。 他又对着身边的近卫说,“赶紧带路,赶到之后还有事情要商议。” “还有三天时间我们就要跟金国使者对上,到时候要是输在谈判桌上,那才是真的丢人。” “好了,让后面的人跟上车队,住宿的客栈这些赶紧安排起来,一会到了先各自休整两刻钟,然后直接去议事……” 安排好一切,车队也跟着加快了脚步。 在淮河郡城最东面,本地官员们早就准备好了两个大院子。 “殿下,这边安静无人打扰是个不错的地方,到时候淮河郡知州府那边,会专门给腾出几间屋子出来供我们和谈使用。” “听张大人他们的意思,这是林大人在信件里就安排好的地方。” “还说我们这边还需要准备什么,他们那边也表示会尽全力配合我们。” “另外还有一件事,这封信是林大人那边送来的,听说是刚刚送来的,现在刚送到了属下手里来,殿下请过目。” 萧宇文接过信封,没有立马拆开来看。 而是亲自安排众多随行的官员们,“两刻钟之后,在议事厅内集合。” “不用太正式穿便装即可,每人都带上笔墨纸砚。” “然后让后厨准备好吃食,今日议事时间会很长,一个时辰之后送甜汤跟点心过来,茶水现在就开始准备,一会直接开始。” 安排好这些,萧宇文才回到自己的院子里。 好好的洗漱一番,吃了茶点之后才掐着时间去了议事厅。 他一到议事厅,所有的使臣都跟着站了起来。 “殿下!” 萧宇文看着众人,抬手往下压了压。 “诸位都不必多礼,现在我们大家是一个谈判桌上的盟友,我们就要一致对外的拿出和谈的章程出来。” “首先,我们要表明的态度,就是要跟金国交换船舶。” “至于南崇国那边,等林知州回来之后本王跟他再进行商议,现在最重要的是金国这个大麻烦。” 说着。 萧宇文身边的近卫就拿出了淮河郡的舆图,展开铺在桌面上。 随后又拿了大庆国山河图出来,同样的铺开放在长桌上的另一边位置上放着。 萧宇文身体往前倾,用手指着其中一点。 说道:“诸位请看,这是淮河郡舆图,这边红色圆圈的位置就是淮河码头的位置,之后淮河码头这里要开启漕运的第一棒。” “之后沿着这里的淮河流域,延伸到三角海的位置” 众官员都跟着往桌面上的舆图看去。 沿着萧宇文指出来的那条线,最后确实是通往三角海的位置。 有官员纳闷。 发问:“殿下,这淮河郡如果要建立码头的话,这淮河郡外城西面才是最好的位置,可为什么要选在这么偏僻的位置去建造淮河码头?” “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后面。 接着就响起了另一道声音。 “殿下,这淮河码头的位置,是林知州选出来的吗?” 这话一出。 所有官员都跟着看向了萧宇文。 这一路走来,他们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只要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三皇子十分的器重凭这个淮河郡的林知州。 现在问出这话,就是想要确定这一点。 但现场也已经有人早就猜到了这样的结果,应该跟这个林峰脱不了关系。 萧宇文听着这话,脸色不变的看向问话的那人。 他点头,“对,这确实是林峰的主意。” “刚刚你们说的话,本王也能够理解,这处地方确实不是最好的地理位置,要是本王来选,也会选择淮河郡城西面的那处地方,而非现在这块地方。” “可你们猜,本王当时问林峰这话的时候,他怎么跟本王解释的?” 众人纷纷摇头。 再次把目光都放在了萧宇文的身上。 有官员等不及。 拱手认真的开口,“还请殿下给下官们解惑!” 萧宇文原本站着的,此刻直接坐到了椅子上。 他笑道:“当时,本王也问了跟你们同样的那个问题,而他却告诉本王,说这处地方的重要性远远比淮河郡还要重要,要是能够在这处地方建起一座大城,那我大庆国的边境门户将彻底转移。” “这处是淮河码头,也同样是我大庆国的交易门户,不光是我大庆国跟金国,还有南崇国在内的三国交易场所。” “这里的河道是整个淮河流域最宽阔的地方,两年内这处码头一定会做成,整个大庆最大的一处交易码头,成为真正的交易港口,从这里出去的货船将不计其数。” “有交易港口的牵制,三国都不会轻易开战,这才有淮河郡百姓们安居乐业发展自身的机会。” “林峰还说,我大庆百姓们最缺的就是机会,有了向外发展的机会,他们才能跟其他国家的商户接触,才会有更多的生意可做。” “南崇国是各国里人口最多的国家,金国是武器最强的国家,现在我大庆国的精盐,把两个国家的串联起来,最后得利的还是我大庆国。” “国家经济跟国民经济是相互的,我们现在就是需要这样的改变,这才是这个码头存在的意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