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小知县第425章 漕运必开不可
对于刘昌东的说法,众官员极度认可。 他们知道林峰这么急迫的想要稳定淮河局势,就是想要在淮河境内彻底的站稳脚跟。 这次跟金国的和谈,其实本就是冲着林峰这个制盐之法来的,被林峰拒绝多次之后才有了接下来的和谈大事,这是几十年间,大庆国最长脸的一件事。 金国跟大庆国展开合作事宜,那近三年绝对是不会再有任何的战事发生。 这一点,是他们都清楚的一点。 有官员感叹道。 “看看之前的淮河郡,是什么样的乌烟瘴气之地?” “再看看现在的淮河郡,又是怎么样的变化?” “这些,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林大人功劳,才让整个淮河郡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我淮河郡有了林大人这样的好官,才是我淮河百姓们的大幸事!” 提起林峰的事迹。 不少官员跟着感慨万分。 “林大人的丰功伟绩,是我们这些小官吏无法超越的,我们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按照大人的意思来完善整个淮河郡的新政推行。” “这样才能让百姓们都跟着获利,才能让百姓们更加的信任我们官府的决策。” “对对对,我们大家一定全力配合!” 众官员的表态,是林峰此刻没有想到的事情。 林峰在淮河郡任职知州一职,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 淮河郡官员们一步步跟着自己的步伐走过来,他能够看到他们的进步,也能体会到他们想要做事情的决心。 这不仅是因为,林峰在淮河郡搞了官员们的奖惩制度,还有他们众人想要做好一件事的态度,而这份态度,是他们之前一直都重视的东西。 现在在这个当中,又被提了起来。 林峰看着众人。 不禁笑道:“诸位想要做好淮河郡的官员这份心,我林峰今日看到了。” “好官不好做,你们可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林峰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扫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眼神犀利而冷冽,让众人瞬间神经都跟着紧绷了起来,直接一下子就让众人都感觉到了,一种大事不妙的错觉。 这个时候林峰这话一出,他们就知道林峰肯定是又有什么新想法了! 有官员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 才开口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大人,莫非是又有什么新的计划方案要实施了?” “还是说,大人最近又有了什么新点子?是开什么厂子吗?” “不管是什么事情,我们都可以参与筹划,商户那边现在也联系的差不多了,最近要是有什么大动作,他们都能第一时间跟着响应起来。” 关于淮河郡各项大动作的实施,让整个淮河郡周边各州县都跟着忙碌起来。 官员们相互之间的配合,还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都做的比较到位,这也是林峰最满意的地方。 可那人此话一出。 很明显,就有几个官员跟着皱起眉头。 虽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但是,脸上的神情却是十分的纠结。 林峰看向几人。 “有什么就说出来,憋着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 有了林峰这句话。 就有官员跟着开口了,“大人,其实下官认为现在不应该给商户们太多的便利,他们拿到了这些便利之后只会变本加厉的搞事出来。” “就拿现在很多跟官府合作的作坊来说,他们就开始到处去招揽手工匠人,让很多州县的人都被迫到了淮河郡城来。” “这样就形成了大人之前说的那种恶性竞争,不是长久之计。” 那人说完,没敢看林峰的眼睛。 而是低着头,忐忑的等待着林峰的回应。 现在整个淮河郡的商户们都知道,他们以后是淮河郡的纳税大户,有些商户便有些端着架子,其实就是想要官府给他们一些政策上的便利。 对于这一点,林峰却像是知道他们的讨价还价一样,也是尽可能的给他们打开方便之门,这就让很多商户都认为林知州这边最好说话。 所以现在很多商户们,都表现的有些拿乔扭捏起来。 这一点,林峰在的时候,还没有这么严重。 可自从林峰这一走,很多问题就跟着慢慢的显现了出来。 林峰微微蹙眉。 “这样的现象很严重吗?” “为什么不及时上报?” “我之前就说了,出了任何的问题,先及时的上报,这样也方便尽快处理。” “很多事情就是因为上报的不及时,所以才会有后续的一系列的麻烦事情跑出来,到那个时候隐患已经出现了,就很难解决掉了,事情是解决出来的,而不是堆积久了就会消失。” “你们大家的办事态度,还需要加强,这里给刘昌东你记一笔,你治下不严管理不利,下不为例。” 林峰说完。 刘昌东紧跟着站了起来。 “下官自愿领罚!” “大人放心,这样的错误下官之后绝不再犯!” 林峰没有回应他的话。 而是率先朝着会客厅走去。 众官员亦步亦趋的跟着,脚步不停很快就到了另一边的会客厅。 林峰挥手让众人都坐下。 就听他开口说道:“这事我也考虑很久之后才准备放手去做,淮河郡码头这事想必你们都知道了。” “既然现在有了码头,那就要我们自己建船,等三皇子那边和谈结束,我们这边就立马发通告出去,我淮河郡商户可以优先购买官府建造的首批船舶。” “政府出资三成,商户们出资七成,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分配法,首先这就是要鼓励商户们出海做生意,其次,这船舶会打上自家商会的名号,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私有船只。” “也就是大庆国商船航行准许的资格,私有船只暂时还不允许在淮河流域出行。” “这三成,是第一批来我淮河郡造船的商户们才有的待遇,同时在各地的小报上面也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把我淮河郡制造商船的事情给放出去。” “今年我淮河郡的重任就是治理好淮河水患,其次就是淮河漕运必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