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小知县第434章 双方都满意的交易
三日后。 金国使臣拓跋布带着众使臣,再次坐在了淮河郡知州衙门的议事厅里。 这次金国使臣里少了几个人,然而对于少人这些事情,大庆国使臣们也是看破不说破。 双方坐下之后,直接进入和谈的主题。 拓跋布看着萧宇文那边 ,嘴角挂着掩不住的笑意。 他看着对面萧宇文神情淡然。 忍不住就自己先开了口。 “文王殿下,我金国拿出了一个新的和谈方案,对于之前贵国说的大货船,我们这边也进行了最后的商量。” “您应该也知道这大货船对于我金国的重要性,现在我们这边的意思,就是想要跟您这边打个商量。” “大货船我们这边出一艘,其余的拿中型的货船来进行交易。” “您看能不能这样来处理这件事?” 这话,萧宇文并没有立马回应他。 而是先环视了一圈金国众使臣,然后就看到了对方眼中那掩不住的希冀。 萧宇文最后又看向了拓跋布。 正色着说道:“一艘大货船,这个条件本王确实是无法接受。” 刚说完。 就见拓跋布跟着皱起了眉头。 萧宇文看着他,继续开口。 说出自己的条件,“本王的最低要求是五艘大货船,外加五艘中型快船,要是同意这个合作方法,我大庆可以跟你签订一个长期的供盐协议。” “协议最短三年,最长可以延长至十年!” “本王希望,金国方面能够仔细的考虑本王的提议。” 在场的金国使臣们,都跟着惊得张大了嘴。 一时间,整个场面顿时都跟着乱了起来。 惊呼声霎时间就传遍了整个议事厅。 “五艘大货船?” “这都不够,你们还敢要五艘快船?” “你们是准备拿十万斤的精盐,就想要来跟我们换十艘船?” 萧宇文身后的各使臣们,此刻脸上也有惊讶闪过。 可他们立马就掩饰了下去,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对面看。 “没错!” “我大庆就是想用十万斤精盐,换你十艘船。” “怎么?你们不同意?” “还是说不值得?” 这话问的,让对面金国使臣们瞬间就变了脸色。 当即就怒吼着站了起来。 “你们自己觉得这交易公平吗?” “一万斤一艘船,天底下哪有你们这样的交易?” “这天底下的便宜,都让你们大庆国全部占尽了,哪有这么大的便宜等着你们占?” 刚刚吼完。 原本皱起眉头的拓跋布也跟着站了起来。 他抿着唇,纠结着开口。 “文王殿下,一艘大货船已经是我金国的极限,你这一下就要五艘船,我们也不能及时的给你造出来啊!” “要不这样吧,我们这边出三艘大货船,再加五艘快船,换你大庆萨三十万斤精盐如何?” “您这边要是同意,我们现在就可以签订合作协议。” 三十万斤精盐? 拓跋布身后的使臣们一听这话,纷纷露出了贪婪的神色。 原本还想要反驳的几人,也跟着闭上了嘴。 在金国众多使臣们看来,三十万斤精盐能够供应金国王城吃上三个月。 要是这次能够交易成功,半年之后想要再接着交易还能再往上加,重要的就是第一次的交易才最为重要。 再次交易是在第一次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的,所以这次的条件必须谈好才行。 此刻都在盯着萧宇文那边,等着他的回答。 萧宇文看着拓跋布。 笑着开口,“本王还是之前的建议,五艘货船五艘快船,换我大庆国十万斤精盐。” “如果你同意,本王可以每月初一跟你进行一次交易,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现在就能签订下来。” “一月一次的交易,你金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加船只跟我大庆进行交易,只是要提前一月给我们这边说一声,我们需要做运盐准备。” 他一字一顿的说完。 拓跋布再次皱眉,这次他看向了自己身后的几个老官。 询问他们意见。 “我们本来计划的是半年一次的交易,现在这大庆国为了我金国的船只,竟然答应一个月进行一次交易。”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答应下来,我们本年就能拿到六十万斤精盐,但是同样的,我金国的货船也必须加大制造量,才能勉强的维持住跟大庆国的交易才行。” 另外几人也跟着围拢在一起。 有人小声的惊呼。 “诶?等等,先让我来算算,一个月一次交易的话,我们一年下来就需要拿出一百多艘船只给大庆。” “而大庆则是需要给我金国一百多万斤精盐,听上去是不太合算,但是还算能够接受。” “毕竟我金国最多的就是快船,这一项还算是能够满足。” 拓跋布听完几人的话。 没有多说直接问他们各自的意见。 “怎么样?那大家现在是都同意这个交易方案?” “还是要再争取争取其他的办法?” 几人纷纷摇头。 意老臣站了出来。 说道:“算了算了,文王殿下那边的态度一直都强硬,我们再谈都是一个结果。” “要是再惹毛他们,这一个月一次的交易说不定都不会有了,现在我就怕他们还有其他的变故。” “对对对,这样的条件我们现在也不是不能接受。” 得了几人肯定的答复。 拓跋布让他们坐回自己的座位。 然后才对着对面的大庆国三皇子萧宇文一拱手。 “文王殿下,金国同意这些交易条件,我现在就让人写协议,金国文字一份大庆文字一份。” “一个月一次的交易,我们一定每月初一准时来大庆国进行精盐交易。” “交易的位置,您这边觉得哪里方便就定在哪里。” 说完,拓跋布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又开口道。 “不过,我听说淮河郡知州林大人,他准备在淮河上游搞一个漕运码头。” “要不我们两国的交易,就定在那边进行,这样我们双方都方便?” “那甚好!”萧宇文点头,笑着应下。 这正好是他也想要说的,在淮河码头是最合适的交易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