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门至圣第167章 案首游街167
杜预这才知道,感情披红是从这里来的。 </p>
“不对吧?这是新郎官的装束?” </p>
杜预眨眼。 </p>
“你以为,新郎官装束是怎么来的?那是模仿案首、状元的!” </p>
宋佳霖撇撇嘴道:“民间以科举为重,人人羡慕状元郎,谁家不想出个状元案首?于是,就有人偷偷模仿状元夸官、案首披红,打扮自家新郎。久而久之,风气广为流传,无法禁绝。皇帝也索性开恩,下令特许民间,男人结婚那天可以模仿状元案首打扮。但仅限新婚当天!平时要问罪的。” </p>
说话间,杜预已经被几个美貌姑娘,七手八脚打扮妥当。 </p>
当然,这过程他也没少被姑娘们揩油。 </p>
学政朱志鑫,一声令下:“庚子科,案首游街,起!” </p>
锣鼓喧天! </p>
彩旗招展! </p>
前面,是八八六十四个鼓手,正反敲击着十六面大鼓,在前面开路前导。 </p>
又有八八六十四个吹打手,打锣吹唢,吹拉弹唱,热闹非凡。 </p>
杜预被宋佳霖等推上一匹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在鼓乐彩旗引导之下,头戴金花、身着儒服青衣缎靴,胸/口有一条红色缎带呈斜十字形扎在胸/口,骑着马或乘肩舆徐徐前进。 </p>
这就叫披红游街。 </p>
他的身后,300个新秀才,跟随着步行游街。 </p>
王伦明明第二名,但没有马骑只能腿儿着,无精打采满腹怨气跟着杜预的马屁/股,在后面想屁吃。 </p>
这高头大马还时不时,拉出一团团马粪,掉在王伦面前,弄得王伦名贵的绸布裤子一坨坨屎尿,气得王伦想打人。 </p>
这不公平,案首骑马游街,第二名就给他当长随?仆人?还是跟班? </p>
可惜,王伦怨念再深,也只能悻悻然仰望杜预背影,看着杜预被滁州百姓称赞、夸耀。 </p>
滁州百姓看着新科案首杜预,骑马游街,纷纷赞叹。 </p>
“啧啧··好个翩翩少年郎!” </p>
“两个月,先取四甲上童生案首,再取五甲上秀才案首。飞黄腾达!” </p>
“谁说寒门难出贵子?连琅琊王家公子,也只能跟在他马屁/股后吃土。” </p>
“杜案首已经连中两元,只要再拿下六月院试案首,便是独揽小三元!” </p>
“院试算什么?杜预今年秋闱,必中的好不好?” </p>
各种盛赞,不绝于耳。 </p>
夫人小姐,满楼红袖招。 </p>
士农工商、士绅渔樵,特别是读书人,满满艳羡。 </p>
谁不梦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遇风雷便化龙? </p>
谁不希望“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p>
寒门学子杜预,终于腾飞了! </p>
杜预敏锐感受到,在无数崇拜、艳羡、欢喜、兴奋的目光中,也有一道毒蛇般阴毒目光,始终在自己身上。 </p>
他心中一凛。 </p>
逆种文人。 </p>
搞不好,就是李林甫。 </p>
他面色收敛,无喜无悲,只是微笑拱手向父老乡亲打招呼。 </p>
正如杜预猜测,李林甫在一处酒楼上,凭栏而望,凝视着杜预。 </p>
犹如一条潜伏毒蛇,盯着猎物。 </p>
“春风得意。” </p>
“踌躇满志。” </p>
“浑不知死之将至。呵呵···” </p>
李林甫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消失而去。 </p>
杜预骑着马,领着新科秀才们,先到贡院步入“龙门”参见州学政。 </p>
天地君亲师。 科举考中,师恩最大。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