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咏针297(1/2)

作者:山炮

儒门至圣第297章 咏针297

原来,是贾府啊。 </p>

如果是堂堂的荣国府贾府在背后筹划,那一切就很容易理解了。 </p>

贾府要让滁州会馆,不接待自己,易如反掌。 </p>

贾琏都用不着出面,只要贾府一个管家上门,滁州会馆定然满口答应。 </p>

再往深处想,那小偷别人都不偷,偏偏冲着自己一行来,偷个精光,这背后有么有贾府的影子? </p>

贾府若是针对自己,一切都有了合理解释。 </p>

杜预笑了笑,拿过了瘦馆长那根针,淡淡道:“既然馆长用针眼,来讽刺我等。那我就赠诗一首,给这滁州会馆题上!” </p>

他虚空一指:“《咏针》!” </p>

会馆大堂上,悬空挂着数十个题诗板,供南来北往的士子在此题诗。 </p>

题诗类别,有中榜诗、落榜诗、思乡诗、会友诗、情/人诗,不一而足,处处都有。 </p>

但杜预一指,最上面的一个诗板,凭空出现一道才气! </p>

才气为刀,入木三分。 </p>

随着杜预的吟诵,一首诗在题诗板上凭空出现。 </p>

“头尖身细白如银。” </p>

众人面面相觑。 </p>

乌衣会众人狂笑。 </p>

馆长以心比针眼小,讥讽杜预等寒门,败犬狂吠的情形,而杜预反而在这里作诗? </p>

这不是将这耻辱永远提留此地? </p>

寒门士子,各个悲愤。 </p>

杜预这句,已经出乡。 </p>

他文宫如今强大,能支撑才气的挥霍,将原本平平无奇的诗,都推到更高的层次、响彻更大范围。 </p>

故而,半个金陵已经听到了。 </p>

不过,众人看到杜预讥讽的头尖身细白如银,再看瘦麻杆馆长。 </p>

嗯,很想笑。 </p>

还原度极高。 </p>

不能说很像,只能说一模一样。 </p>

瘦馆长气得浑身颤/抖:“你,你敢讽刺我?” </p>

杜预继续吟诵:“上称不足半毫分。” </p>

众人哄堂大笑。 </p>

这句讽刺意味显得更浓。 </p>

“头尖身细”“不足半毫分”不仅写出了针的特征,还从外貌和人的价值上出发进行了讽刺,可谓是一针到底,扎到心了。 </p>

让人顿时充满挫败感和无力感,却又无从回击。。 </p>

一根针,可不就是上称不足半毫分? </p>

但对于众人而言,都明白杜预在讥讽什么? </p>

滁州会馆的馆长,根本毫无分量,一个小人物,却耀武扬威,利用自己手中一点点权力,拿捏杜预等寒门士子,岂不是可笑可笑? </p>

众人/大笑声中,瘦馆长脸色憋红。 </p>

他自然听得出来,自己是被讽刺了。 </p>

王伦笑吟吟,饶有兴致盯着杜预。 </p>

他最想要看的,就是杜预吃瘪,被狼狈赶出滁州会馆、流落街头的样子。 </p>

从杜预如今落魄,王伦肯定杜预身无分文。 </p>

最好杜预贫病交加,在考试之前一病不起,才是最好。 </p>

他王伦就省去了一大心腹之患。 </p>

杜预走了两步,突然道:“眼晴长在屁/股上!” </p>

众人哗然。 </p>

寒门噗嗤一笑。 </p>

针嘛,可不是眼在屁/股上? </p>

针,只要一个眼,就是针眼。 </p>

瘦馆长脸色憋得紫红,呼吸不上来,尴尬地骂骂咧咧。 </p>

乌衣会众人也笑容渐渐消失。 </p>

王伦脸色阴沉下去。 </p>

因杜预骂人,也将他们包括其中。 </p>

这“眼睛长在屁/股上”,简直比寻常的骂人“狗眼看人低”、“有眼不识泰山”更有杀伤力啊。 </p>

他们想要怼回去。 </p>

可杜预从头到尾,都是在说针,没有针对任何人。 </p>

想要怼,又如何能怼? </p>

“噗····” </p>

王异都笑喷了。 </p>

虽然对面是自己弟弟,笑起来很不厚道,但真的有点好笑。 </p>

对面的贾琏,原本暗搓搓欣赏杜预吃瘪的样子。 </p>

他早就算准,杜预一定会来金陵赶考。 </p>

事实上,码头上的偷儿,也确实是他安排的。 </p>

以贾府的权势,要找个偷东西的贼,盯着杜预等人,不要太简单。特别是在金陵,简直呼风唤雨、予取予求。 </p>

他总觉得,杜预这句诗词,如同一根针,狠狠扎在他屁/股上,嗯,还有脸上··· </p>

火/辣辣疼! </p>

贾琏,如坐针毡,跳了起来。 </p>

“岂有此理,简直气煞人也!” </p>

他身边的清客,相公,纷纷劝道:“琏少爷,不要与这小子一般见识,气坏了身子。” </p>

“此等蜀犬吠日的败犬,如何能听啊?” </p>

杜预笑了笑,吟诵出最后一句:“只认衣冠不认人!” </p>

最后一句,诗成鸣州。 </p>

这下,不光是滁州会馆的人,就算在金陵城任何角落,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p>

杜预的诗,深刻留在题诗板上,散发出道道夺目光彩。 </p>

文气,已经将此物凝练成一件文宝。 </p>

以后,无论谁走进滁州会馆,第一眼就能看到这首高悬在大堂之上的诗词。 </p>

【咏针】! </p>

头尖身细白如银, </p>

上称不足半毫分。 </p>

眼晴长在屁/股上, </p>

只认衣冠不认人。 </p>

“哈哈哈···” </p>

金陵城,无分男女老幼,都笑得眼泪出来。 </p>

这首诗,实在太太太缺德了啊。 </p>

此诗将那些只注重外表,以貌取人的人比作针,借针来讽刺只根据外表的好坏来对待人,而不注重内在的人。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