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17(2/2)

作者:山炮

儒门至圣第417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17

不只是她们这些红颜知己,十国几乎每一个女子,都被杜预狠狠打动。 </p>

“不行,真的顶不住!” </p>

“杜案首,这就是名躁天下的杜案首吗?” </p>

“这首词,简直太··撩/人了。” </p>

“救命,他怎么能这么···” </p>

纳兰珠死死抓住手中的船帮。 </p>

因才气洪水,已然将他吞噬大半。 </p>

他第一次看向杜预的眼神,开始有了恐惧! </p>

因杜预惊为天人的表现,已然足够让他恐惧。 </p>

杜预淡淡低沉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p>

月亮移动,夜已深沉。 </p>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 </p>

天下,不能与亲人、爱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人。 </p>

杜预的红颜知己,集体脸红了。 </p>

“渣男!” </p>

公孙大娘娇躯猛颤,侧开脸去,强迫自己不看月空中的杜预。 </p>

但猛颤的娇躯,却反映出她的心绪,绝非嘴上那么强硬简单。 </p>

蔡文姬已然沉醉其中,美眸凄迷,拿出胡笳唱和、弹奏起来。 </p>

“负心汉··” </p>

红娘无力靠在柱子上,贝齿咬着红唇。 </p>

她的心思,唯有小姐晓得。 </p>

红娘原本看不上天下任何男子,只知道伺候林星河。 </p>

但杜预以才气,狠狠闯入了她原本以为坚固的芳心。 </p>

她不敢再看杜预,但耳根都红透了。 </p>

林星河坐在朱阁上,独倚栏,泪千行。 </p>

蜀国宫殿中。 </p>

薛涛早已泣不成声。 </p>

花/蕊夫人却没有安抚她,因她自己也狠狠沉/沦、国色天香的雍容华贵美体娇躯,在狠狠颤/抖。 </p>

杜预的诗词才气,霸道,征服、挞达十国月色笼罩之下,每一位美/妇人寂寞芳心。 </p>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之事啊! </p>

杜预的红颜知己,谁人知晓,杜预这句话,说给谁听呢? </p>

是否说给自己? </p>

他无眠,是否因自己而起? </p>

虽然明知不可能,但红颜知己们依旧情难自禁,希望幻想杜预是因为自己而月中无眠。 </p>

杜预凝立在月光之上,仰天长叹:“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p>

他颀长英俊的身形,在月光照耀下,犹谪仙人! </p>

十国,寂静无声。 </p>

万人空巷。 </p>

人人仰头,泣不成声。 </p>

要知道,如今大争之世,十国战乱频仍,处处狼烟四起,妖蛮入侵,加上各国争霸,参军远征、劳役繁重,几乎家家户户,十室九空,都有良人在外远征、劳役、发配···· </p>

谁人无父、无母、无夫、无妻、无子、无兄弟姐妹、无亲朋好友,离散在外、不知音讯? </p>

泪水,早已无声无息,流淌而下,打湿/了十国人们的衣襟。 </p>

十国,自有边界。 </p>

但人的感情,是共通的。 </p>

杜预这句诗,狠狠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p>

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 </p>

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 </p>

红颜知己们,更是抽泣连连。 </p>

杜预对月亮发出“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的感慨,又何尝不是为她们而发?她们对杜预的思念,却得到了杜预如此热切而深沉的回应,岂能不望月感怀? </p>

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 </p>

如她们知道,杜预的红颜知己不止自己,甚至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会有什么反应就不好说了。 </p>

才气,上涌。 </p>

但不是杜预一人之气,而是十国饱受战乱、分离之苦的天下人之气! </p>

所谓民心即天心。 </p>

杜预只是一个代言人,说出了天下百姓的心声。 </p>

如此之多,民怨沸腾之气,沸反盈天。 </p>

“噗····” </p>

纳兰珠脸色大变,因他发现自己已然被洪水淹没到胸/口。 </p>

堂堂半圣,竟然被一介秀才逼到如此窘迫地步。 </p>

谁能想到? </p>

“文像!” </p>

纳兰珠迫不得已,悍然使用了文像神通。 </p>

半圣文像,收发自如,能瞬间长大。 </p>

纳兰珠身形骤然伟岸起来,高达一丈有余。 </p>

在船上,积水瞬间落到他小腿上。 </p>

纳兰珠暂时没有被积水淹没之危,松了口气。 </p>

可惜,更大更致命的打击还在后面。 </p>

真正冲击骤然而至。 </p>

杜预持笔,喝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