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第172章 慑之以兵(中)
"回禀陛下,建奴轻敌袭扰广宁实乃取死之道"</p>
"微臣愚见,应下旨敦促广宁府,命锦州卫及宁远卫出兵,以解沈阳之危。"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内阁次辅刘一璟满脸凝重的拱手回禀,眉眼间满是惊怒。</p>
不过半月的功夫,作为辽东与建州交锋屏障的沈阳被围;广宁重镇被建奴袭扰,辽东局势竟然崩坏至此。</p>
但在惊怒的同时,次辅心中也不免涌现了些许不解。</p>
昔日"东林君子"王化贞出任广宁巡抚的时候,辽东形势可是一片大好,城中将校更是以王化贞唯首是瞻,莫敢不从。</p>
但现如今,城中将校居然有了"拥兵自重"的趋势?这究竟是新任广宁巡抚薛国用太过无能,还是昔日王化贞"狂妄自大",欺上瞒下所致?</p>
"次辅所言甚是,广宁乃辽东重镇,区区数千建奴,实在不足挂齿,"话音刚落,吏部尚书周嘉谟便是点头附和,但其言语中却是掺杂着一抹迟疑:"只怕情报有误,贸然兴兵之下,将广宁置于危难之间呐"</p>
这广宁城可是承载着辽镇军民百姓半数以上的粮草辎重,乃是当之无愧的"大本营"。</p>
如若广宁有失,那辽镇才是真的岌岌可危,经略熊廷弼亲手构建的防线也将荡然无存。</p>
"天官此言差矣,"眼见得暖阁内不少同僚都是轻轻颔首,似是对吏部天官此等老成持重之语颇为认同,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起身反驳道:"广宁乃辽东重镇,下辖宁远及锦州万余铁骑,城中还有数万士卒,岂会如此不堪?!"</p>
纵然女真建奴倾巢而出,又有蒙古鞑子及汉人降军从旁相助,但也决然无法同时对广宁及沈阳兴兵。</p>
数千建奴袭扰广宁,分明就是努尔哈赤为了孤立沈阳城中军民百姓故而为为之。</p>
如此拙劣的"反间计",有什么可瞻前顾后的?</p>
作为主管天下兵马大权的兵部尚书,王在晋乃是在场朝臣们,对于辽镇战事最有发言权的干臣之一。</p>
见王在晋态度坚决,本来还在担心广宁有失,不敢轻举妄动的朝臣们皆是微微点头,眼中的惊疑稍稍退却。</p>
"既如此,便言辞敦促广宁府出兵沈阳?"眼见得暖阁内的气氛隐隐有些冰冷,一向在朝中扮演"和事老"角色的阁臣韩爌便是缓缓起身,略有些不太确定的看向案牍后的天子。</p>
经过将近半年的沉淀,再加上有了"大婚"的加持,如今的年轻天子全然不复昔日刚刚继位时,手足无措的模样。</p>
举手投足之间,年仅十六岁的天子,倒是隐隐有昔日御极四十八年,万历皇帝的影子,令在场朝臣不敢小觑。</p>
"朕记得,户部在年关过后,刚刚向广宁交付了一批物资?"迎着暖阁内众臣的注视,案牍后的天子缓缓开口,脸上充斥着肃杀。</p>
"回禀陛下,确有此事,"闻言,户部左侍郎王在晋便是不假思索的起身称是,深邃的眸子中充斥着不满。</p>
因为户部尚书李汝华身体抱恙的缘故,向辽镇输送物资的事宜全权由他负责。</p>
"好啊,"闻言,朱由校便是嗤笑一声,眼神愈发冰冷。</p>
广宁城重兵云集,粮草充足,且下辖锦州卫及宁远卫的骑兵,城中祖大寿还敢以"物资欠缺"为由头,拒不执行出兵的命令,实在是莫大的讽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