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第144章 轰动京城李建安获封“勇武伯”
陈洪江急忙掏出几份报功奏章;“这里有皮岛总兵沈世魁、监军大人卢友德,还有抚台大人杨文岳的捷报奏章,请陛下御览。” 崇祯擦了擦眼角;“朕以后再细看。阁老们都在,你给大伙说一说吧?” “是!”陈洪江大喜,将奏章交给王承恩。他见崇祯摆手,跟着站起来。 陈洪江看了眼洪命荀,说道;“这次朝鲜大胜,主要功劳还在家兄陈洪范身上。” “这一千多首级中,皮岛人马所获不过三成,另外七成都是家兄陈洪范领兵斩获。” 崇祯笑道;“好啊!陈洪范果然是个人才,你们兄弟都不错。” 陈洪江大喜,躬身行礼;“谢陛下!” 洪命荀上前一步,说道;“下臣全程跟随登莱大军平贼,要说军功最多的,还要数靖海卫的李建安。李建安部只有数百人,斩获军功超过五百!占了一半!” 哇——众人大惊,一片哗然! 以少胜多啊!以弱胜强啊! 在和鞑虏作战中,大明可没有这样的战绩! 崇祯兴奋了;“想不到李爱卿如此勇武!跟朕说说,他是如何打杀鞑子的?” 洪命荀笑道;“在江华岛,李将军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围攻鞑子,身负重伤,仍然死战不退!终于将鞑子一网打尽,还抓了六个俘虏!” 众人又惊又喜,还有俘虏? 洪命荀道;“战后,下臣曾经问过李将军。为什么他打仗不要命,难道他不怕死吗?” “李将军语重心长地对下臣说,说皇上忧国忧民,日夜操劳,是千年不遇的圣明君主。” “现在朝廷有困难,我们这些将领,当然要挺身而出,为国家纾难,为明君解忧。臣就是肝脑涂地,战死沙场,也要报效国家,报答圣恩!” 崇祯感动了;“李将军真乃朕之良将!国之栋梁!若天下将士人人都似李建安,何愁贼虏不灭!国事不兴!” 洪命荀道;“下臣此来,李将军特意让下臣奉送陛下一件东西。” 崇祯高兴了;“哦,是何物?” 洪命荀走向没有掀开的马车,两个小官掀开苫布。 洪命荀掏出一物,高高举起。 群臣仰头一看,大惊失色,目瞪口呆! 黄罗伞盖!残破的黄罗伞盖! 洪命荀喝道;“李将军打跑皇太极,斩获此物!请皇上明鉴!” 崇祯激动了,浑身发抖。他乐得直拍手,一边拍手一边跺脚;“好!好!好!李爱卿立下撼世大功!朕要封赏他!升官!必须升官!封爵!必须封爵!” 哇——群臣哗然,震惊不已! 大明朝近百年没有新立爵位了,难道要破天荒? “吾皇圣明!”洪命荀跪倒,几个小官跟着跪倒呼喊;“吾皇圣明!” 哈哈哈,崇祯大笑起来,他从洪命荀手里接过黄罗伞盖,仔细看了看。 哈哈哈哈,崇祯狂放地大笑起来,有些前俯后仰,乐不可支。 群臣们不解其意,凑近一些仔细一看,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黄罗伞盖非常残破,龙头已经烧没了! 这是多好的兆头啊! 其实他们不知道,龙头原本是在的,被李建安又烧了一段,金龙成为无头“土黄蛇” 陈新甲乐开了花,自己接任兵部尚书不到一年,好事就来了! 陈新甲趁热打铁,笑道;“陛下!李建安立下此等撼世大功,封个伯爵不为过吧?” 崇祯已经笑开了;“不为过!就封个伯爵!你们想想,给他立个字?” 群臣惊了,慌了,真的封伯爵啊! 百年一遇啊!不可一世啊! 温体仁笑道;“老臣以为“勇武”两个字最贴切!陛下以为如何?” 崇祯乐得满脸通红,笑道;“好!这两个字很好,就是勇武伯!” 陈洪江慌了,急忙上前笑道;“陛下圣明!李将军确实当得起“勇武”二字。家兄就曾跟我说过,他的神机妙算,指挥得当,如果没有李将军,根本无法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崇祯笑道;“陈洪范也是个人才,他是主将,大功自然有他一份。朕一块封了!” 陈洪江大喜,急忙跪倒在地;“万岁爷圣明!千古一帝啊!” 哈哈哈,崇祯大笑起来;“你们想想,陈洪范怎么个立字?” 杨嗣昌笑道;“陛下,臣以为“智忠”两个字,最为贴切。” “好!就是这两个字!”崇祯对陈洪江笑道;“家兄封智忠伯,你可满意?” 陈洪江乐开了花,狠命磕头;“陛下圣明!皇恩浩荡!陛下圣明!皇恩浩荡!” 崇祯拉起来,笑道;“这都是你们应得的,你且努力,将来也封个爵位!” 陈洪江大喜,满脸通红;“臣必当鞠躬尽瘁,忠君报国!” 崇祯对王承恩笑道;“让银作局和巾帽局都忙起来,金册和华服用最好的!等朕亲笔成文,马上雕版,要和圣旨一块发下去!” 王承恩急忙跪倒;“臣一定办好!” 崇祯兴奋极了,指着人头马车喝道;“把几车首级拉到菜市口去,让京城的百姓,都看看咱大明的军威!” “还有那几个俘虏,一块杀了!” 陈洪江笑道;“陛下,俘虏中有个甲喇额真,要不要留一下?” 崇祯想了想,大手一挥;“不管了!一块杀了!杀个虏酋,更能激励士气!把他们都给朕腰斩!丢去喂狗!” “吾皇圣明啊!”陈洪江拜倒呼喊。 众人急忙跟着拜倒;“吾皇圣明啊!” 哈哈哈,崇祯放声大笑,感觉全身热乎乎的。 晴空万里,阳光明媚。 天气是真好啊! ………… 下午,京城轰动了! 百姓们街头巷尾奔跑着,呼喊着;“快去看热闹啊!菜市口有热闹啦!” “朝鲜大捷啦!大伙快去看啊!” “鞑子脑袋成堆了!快去看啊!” “还要杀鞑子呢!大伙看热闹啊!” 万人空巷!京城百姓纷纷涌向菜市口,人头攒动,水泄不通! “好多人头啊!成千上万啊!” “太好了!是谁打死了这么多狗鞑子?” “听说是山东李建安。” “哪个李建安?是不是前年那个?” “没错!就是他!听说已经封伯了!” “太好了!他给咱们老百姓报仇了!” “快看!要杀俘虏了!” “杀俘虏了!”“杀俘虏了!” 一片吆喝声中,六个俘虏被押上斩刑台。 六把巨大的铡刀打开来,六个俘虏被塞进去,腰部卡位! 几个鞑子兵吓得屎尿横流,哭爹喊娘!一个个吓得泣泪满面,全身抽搐。 监斩官一声大喝;“斩——” 六把铡刀猛然斩下! 啪嚓!啪嚓!啪嚓! 啪嚓!啪嚓!啪嚓! 六个鞑子兵全部腰部斩断! “好!”“好!”“好!” 百姓们一片欢呼,一片喝彩! 啊啊啊!六个半身鞑子惨叫着,一时不死,用双手爬行着,还想逃跑。 “打死他们!”百姓们叫喊着,纷纷扔出各种东西,砸向六个半身鞑子! 臭鸡蛋,烂菜叶,鞋子,帽子,首饰。 奄奄一息的扬古利被砸了脑袋,偏头一看,是一个银元宝! 扬古利的脑袋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大明朝,还是富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