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您老可自重(1/1)

作者:红色水牛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第112章 您老可自重

老爷子哪里知道唐云风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 沉吟一番,好似做了一个什么决定,突然一拍手。 “思月,快,拿东西!” “好!”思月应完声,一溜烟又跑进了屋里。 要命。 这一老一小简直是神仙对话。 说的,应的,谁也没说是什么东西,弄得唐云风三人直接傻眼。 唐云风心里暗道,他们莫不是要拿绳子来绑我吧? 这会儿跑还来得及么? 汗,开玩笑的。 转眼,思月拿着蜡烛、打火机,还有一块老怀表出来。 这是要干嘛? 唐云风看见人家拿来的东西,依然不懂。 不过,郭德刚倒是开始若有所思,可也没出声,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等待下文。 只见思月用打火机将蜡烛点亮,递给成老先生。 不成,院子里有风,蜡烛片刻就灭了。 老爷子当即一挥手:“走,进屋!” 说完,也不管唐云风愿意不愿意,直接拉着他就往屋里奔。 老爷子的手太有劲儿了,唐云风感觉自己的手臂,像是被铁夹子箍住了一般。 转眼,堂屋。 一行五人前后脚进来。 屋里确实没有一点风,蜡烛再次被点亮,发着弱弱地光。 唐云风回头看了一眼郭德刚,见对方皱着眉头却又不吭声,不知道在发什么呆。 这师父太没溜了! 我可能都要被人滴蜡了也不管! 老爷子对其他人都没兴趣,眼睛只盯着唐云风。 “你会不会吹口哨?” 唐云风愣愣地点头:“会。” 成老先生闻言大喜。 “好,那你控制好呼气的速度,尽可能吹得时间长一点。” 言毕,他直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唐云风嘴唇前面一寸不到的位置。 “吸气……开始!” 唐云风弄不懂,但人家给自己瞧病,那是欠着人情的,当即乖乖地气沉丹田,再控制好出气量,缓缓由嘴呼出。 “嘘嘘~~~~” 声音一响,思月看向手里的怀表,开始计时。 全场一片寂静,只闻唐云内悠悠地口哨声。 一秒。 两秒。 十秒。 三十秒。 …… 他的声音不响,但很脆,而且连续性很好,很稳定。 成老先生托在他嘴唇前面的烛光,被吐出来的气流带得摇摇晃晃,却始终没灭。 哨声继续。 当时间在六十秒左右的时候,成老先生的眼神明显又亮了一分。 七十秒、八十秒、九十秒。 终于,一百秒,哨声骤停。 “咳咳咳~”唐云风一阵咳嗽,脸呛得通红。 成老先生反而满脸兴奋:“思月,多少秒?” 思月显然情绪也不再平静:“一,一百秒!” “哈哈,好,好苗子!” 旁边的郭德刚,这时突然对着成老先生拱手躬身问道:“敢问,这可是口技门的蜡头功?” 蜡头功,属于口技门的基本功。 简单来说,就是你在练口技的时候,嘴巴前面放一根点燃的蜡烛。 无论你此刻在模仿什么,吐出来的气流大还是小,但有一点,蜡烛不许吹灭。 这很难。 别说练什么口技,哪怕就是平时正常说话,只要稍微吐气重一点,它指定被吹灭了。 而口技艺人最厉害的是,能做到烛光都不晃一下。 还得天上地下,鸡鸣狗吠,枪炮器械,模仿得无一不像。 这才是真正的大能耐! 当然,这是入门后学艺时的事情。 唐云风对着蜡烛吹口哨,则属于口技门常规的收徒测试。 考验两点,一是存气足不足,二是对气的控制力够不够? 一般六十秒,算勉强及格。 再往后,当然是时间越长越好,跟考试成绩一样。 而唐云风……《口技》。 描写的是清朝某位口技大师表演时的景象,一桌一椅一人,上演了一出热闹的市井景象。 如果细心之人,便会发现,口技这门手艺的出现是跳跃式的。 其实,它真就是跳跃式的。 曾经出现过的这些技艺惊人的大师们,全都仅限于文字记载,真正的手艺传承全然消散于江湖。 最后到了清末民初,民间技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这其中也包含了口技、相声。 这时的口技,又分为南、北两派。 后来江湖上盛传的一句话,便是:南孙周,北二成。 南派不表,只说北派。 北派成名于当时天桥的一位老艺人……成宽。 因其飞叉以快着称,乃天桥一绝,人送绰号“叉成”。 同时这位艺人,正如刚才老爷子所说,江湖人一身多艺,他还会杂技、口技、戏法等各种绝活。 其中口技门的北派,便由他而立,也可以叫“成氏口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