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君炎再临第八十九章 认同感(1/1)

作者:孤独的乔治

万族之尊第三卷 君炎再临第八十九章 认同感

师慈的纸面境界,虽说看似“只”有悟道境,但是有关于灵能的各方面能力,比起许多合道境的强者来,准确地说,应该是比起许多境界水准,已经达到合道境以上的灵法师来,师慈都不遑多让甚至还要更强一些。 这一点,从师慈的境界水准,明明只有初入悟道境,却可以拥有合道境强者才能具备的、“瞬间移动”的能力,便不难看出一二。 境界水准如此之高的灵法师,又先天具备灵法方面的强大天赋,而且在此期间,师慈也早就已经与江风,在“灵能的掌握与运用技巧”一课上见过面。 若是说在课堂上,师慈没有觉察到江风的境界水准,现如今究竟已经攀升至了何等地步,那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所以早在此之前,师慈就应该已经探查到,江风的境界水准早已拔升至凌空境,只不过,至于师慈为何没有对此表现出任何情绪波动,又为何没有对江风的进步予以任何评价江风就不得而知了。 这必然会令江风感觉有些失落,这么讲倒不是说,江风有多么得“玻璃心”,仅仅只是因为别人没有夸赞他的进步,就感到很是失落,而是因为还有其他因素包含在内。 平心而论,江风与师慈的交集绝对称不上多,严格来讲,师慈除了将“图书馆见习管理员”一职,予以江风以外,可以说是和江风没有任何交集,但是在江风的心中,师慈的地位,还是十分之重要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师慈予以了江风一个,可以为他提供诸多便利的职位,更是源自于,江风对师慈的感觉很是不一般。 尽管在二人初次相遇时,江风对师慈抱有很大的戒备之心,可这也是由诸多因素导致的,并不是说,师慈就真的对江风图谋不轨更别提是当真付诸行动了。 江风本身便属于“多疑之人”,而在他与师慈初次相遇时,江风当时所处的境况,又远远说不上是愉快。 再加上,当时的江风能够较为清晰地感知到,师慈身上所散发出的血脉气息,与那名受到朱厌一族精血污染的万族教徒十分相似,这就更令江风不得不提起警觉了。 毕竟那名受到朱厌一族血脉污染的万族教徒,曾经当着江风的面,极为残忍地杀死了江风的朋友兼兄长——张顺,这无疑给江风造成了非常之大的心理阴影。 那名与吸血恶鬼没有任何区别的万族教徒,极为残忍地将张顺吸成一具干尸的画面江风直至今日都仍旧难以忘怀。 尽管现如今的江风,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实战经验与技巧,都早已远超那名万族教恶徒许多,可是每每当他回忆起,在邺陵城与龙武军、城卫军,一起执行的那次“联动任务”时,那幅如同梦魇一般可怖的画面,都会毫不留情地闯入江风的梦境之中,令他彻夜难眠。 因此,师慈的身上,留有与那名万族教凶徒极为相似的气息,自是会令江风很难不提起戒备之心。 只不过在此之后,江风也在林晓涵的身上,感知到了与师慈和那名万族教凶徒极为相似的、近乎于完全一样的血脉气息,这让江风意识到,实际上,师慈并没有受到任何形式上的血脉污染,也没有和其他种族有任何意义上的勾结,更没有对他江风图谋不轨 师慈身上散发出的血脉气息,之所以会与那名万族教凶徒近乎于完全一致,不过只是因为师慈、林晓涵和那名万族教凶徒,包括江风在内,全部都是东皇血裔罢了。 在搞明白这一点后,江风明白,自己之前对师慈的种种不良猜测与戒备之心,不过只是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之下,产生的误会罢了 平心而论,对任何一名东皇血裔而言,能够找到自己的血裔同胞,都算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 那在常人看来,“被诅咒”的血脉命运,以及被占据社会主导的绝大多数人,也就是被三皇血裔排挤与唾弃的成长经历,令东皇血裔之间,天生便对彼此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同病相怜般的认同感这令他们天生便更容易,对彼此产生极为亲近的感觉。 这一点,从江风和林晓涵的接触并不算多、认识时间也绝不算长,但是二人之间的感情,却能十分自然且顺利地迅速升温,便可以窥见一二。 江风和林晓涵是如此,他和师慈之间,自然也是如此尽管从表面上,并不能看出江风和师慈有任何形式上的交流,也是一样。 所以于江风而言,师慈不仅仅只是他的一名高阶教授,更不只是他在图书馆任职的上司,更是极为值得江风信赖的长辈,是江风的人生导师之一。 尽管江风的这名“人生导师”,除了予以他“图书馆见习管理员一职”,以及在上课时,偶尔会“关照”江风一下以外,并没有予以江风太多实质性的帮助,甚至没有和江风有过多交流,但不可否认的是,打从心底说,江风还是十分渴望得到,自己这名东皇前辈兼人生导师的认可的。 只不过,自幼便父母双亡、经历过无数坎坷、早已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江风,也并非是什么矫情之人,不可能因为没有得到师慈的夸奖与赞许,就真的持续失落许久。 而且,当江风看见与自己的晓涵学姐,共处一室的人是师慈,而不是如同自己之前所揣测的一样、并不是楚辞之后,江风还是不由自主地悄然松了口气,刚刚还一直忐忑不安的心情,也随之瞬间便变得愉悦、明朗了起来。 因为这对江风而言,显然是一个好消息准确地说,应该算是天大的好消息。 即便江风并不愿意承认,可是刚刚在他脑海深处响起的、副人格充满戏谑与嘲讽之意的嗤笑声,还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这一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