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胸臆(1/1)

作者:摩碣

万历新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胸臆

万历三年五月初一的申正,南京刑部员外郎李贽整理好桌上寥寥几张文稿,脱下身上已经起了疙瘩的茧绸官袍,穿上起毛更多的棉布便服,跟同僚招呼一声,离开了衙门。 刚出了大门没几步,就听见身后有人喊道:“李卓吾!” 李贽扭回身看时,干瘦的脸上露出笑容来道:“我道谁喊我,原来是冯老兄。你如何到这刑部来?可是有事?” 冯邦宁走近前,装模作样道:“给李大人见礼了。”口中说是说,那膝盖弯的速度却极慢。 李贽见状,微笑不语,也不阻止他。冯邦宁噗嗤一声笑了,口中道:“你这厮,小心我不发你的书。” 李贽听了哈哈大笑,轻轻锤了冯邦宁肩膀一下,正经了神色问道:“你这个时辰来,干什么来了?” 冯邦宁摇头道:“我不是办事,我专门来找你。可有空闲,到荟萃楼坐坐去。” 李贽一听荟萃楼三个字,嘴巴里一阵湿润。苦笑道:“今天不行,龙溪先生到了南京,我今天要去拜会。” 冯邦宁听了,笑道:“我也知道龙溪先生到了南京——你还认识他?能带我一起去拜见一下吗?” 李贽听了,促狭道:“你这满身铜臭的,和我麻缠倒罢了,可别熏坏了龙溪先生,不领你去。” 李贽在冯邦宁的有心结交之下,早就和他成了一对好朋友,经常跟他开玩笑,冯邦宁听了,毫不以为忤。 拽住李贽的袍袖,冯邦宁问道:“你跟龙溪先生已经约好了吗?” 见李贽摇头,冯邦宁松口气道:“此时天色还早,你我先去荟萃楼,我跟你商量点事情,等吃过饭,我再给你雇辆马车,安排点礼物你再去——不然,你空着手这个时辰去吃白食?” 这一番安排,让李贽哑口结舌,毫无拒绝的道理。冯邦宁先打发了身边的小厮,让他去办雇马车买礼物的事,这才拉着李贽走了。 荟萃楼是南京近两年新开的清真大酒楼,因东家舍得下本钱,每道菜里面都放日升隆秘制的“味精”,这生意火的不行。 冯邦宁常来此地,掌柜的见他来了,忙把留着备用小包间拿出一个来,让冯邦宁和李贽上了楼。 两人点了些酒菜,李贽问道:“说罢,你找我什么事?可是难得,你还有求到我的一天。” 冯邦宁先笑道:“李大哥,你这官儿做的有什么意思,看看你的袍子,通起毛了。——等会儿等愚弟给你再买一身,要不然你就穿着这个去见龙溪先生?” 李贽文采富瞻,但跟冯邦宁说话从不拽文,听了叹道:“我他么的一辈子穷命,这写书的钱还没攒下,老婆子就要换房赁居,我这穷官儿能住两进的房子?荒唐!” 冯邦宁听了,笑道:“你家原来的房子也太逼仄了,一家子六口人住四间房子,家什都没地儿放。老嫂子做得对,要不你也把银子都随手散了。” 李贽听了无语。此时菜上来了,李贽据案大嚼,问道:“快说你的事儿,我着急要走。” 冯邦宁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平展开了,递给李贽道:“卓吾大哥有见识,看看愚弟这个买卖做得做不得?”正是已经报到京师请过旨的就很好,谁写的?” 冯邦宁听了,得意道:“正是愚弟亲笔,我在镇守府看见了朝廷邸报和海大人奏章的抄本,照着抄了些,又评论一番——大哥看我那首诗做的怎么样?” 李贽听了,把报纸展开,又看了一遍吹捧皇帝大修水利的颂圣诗作。口中问道:“海大人是钦差,奏章李太监怎么能有?” 冯邦宁摇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在干爹书案上看见的。” 李贽听了,不再问这事。指着报纸摇头道:“白瞎了你办报纸的新奇想法了,你这还能叫诗?这几篇文字,就属这首诗最差,你还不如不印上。妈妈的,像个大绿豆蝇趴在白面馒头上似的,太臭了你也。” 刚说完,见冯邦宁气的头顶的帽子都高了两寸,李贽忙转移话题道:“这句读符号却甚新奇,也是贤弟琢磨出来的?” 冯邦宁气哼哼道:“正是,老有人说我家话本分不清前后句子,我才想出来这招。你没看你自己的书?都用上了两期了!” 李贽苦笑道:“你给我送来的样书我从来不看,那是用来赚钱的东西,每次我写的时候都用棉花把鼻孔塞上才写的出。” 冯邦宁一听,更是气的七窍生烟,一拍桌子道:“好你个李卓吾,你这厮端碗吃肉,放筷子骂娘。明天起,稿费减半!” 李贽听了,庙里长草慌了神道:“贤弟勿恼。我再不气你了,你刚才害我喷饭的事儿也揭过。你今天来,就是问我这事儿能不能干?” 冯邦宁松了口气,心里先问自己:我和这厮到底有没有真的朋友之情谊?现在都一塌糊涂了。嘴上道:“大哥,我做着那么大买卖,如何能操持这么一摊子?今天找你——是想让你辞官,做这报纸主编!” 李贽听了大喜,叫道:“真的?贤弟你莫诳我,我可真敢干!” 冯邦宁听他这话,心中也大喜,对自己大伯冯保佩服的五体投地。心说大伯怎么就断定李卓吾有辞官之心,还真是厉害了。 口中道:“我诳你干什么?不过咱们可约法三章,不能攻击朝廷;第二离经叛道的东西三年后才能开始写;第三,我有最终审稿权!” 李贽听了,两眼通红,突然哽咽道:“贤弟说三年后让我直抒胸臆?在报纸上?我答应你,不给钱都行,我白帮忙!” 冯邦宁见了他这般模样,心中也有些凄惶。说道:“大哥说哪里话?报纸主编月薪六十两,愚弟给你八倍官俸!”

关闭